《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ID:10006479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0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疏P674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2、衍文P678“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3、句读P682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上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4、纪事本末体P708所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

2、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首创这种体裁的是宋代的的袁枢,他根据《资治通鉴》编了《通鉴纪事本末》,全书共有239个专题,如第一卷的三个专题是:“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5、引用P876引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6、代称P879代称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

3、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常见的代称分三种(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2)用泛称代特称。(3)用特称代泛称。7、并提P880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如:耳目聪明。8、互文P882互文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如:时维九月,序属

4、三秋。9、借对P1094借对是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这是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已构成对仗。一字有甲、乙、丙等多种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字相对。还有一种借对是介音。510、流水对P1095流水对是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即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仗的,意思却是相承的。也就是说,这两句从意义上说是一句话。二.句子翻译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小国寡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

5、不向远方迁徙。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子路从而后》)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小国寡民》)使人们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这里。7、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6、坐》)赤只能给诸侯担任小相,谁能给诸侯担任大项呢?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9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所以说“道行达到最高峰的人就没有”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10.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求!恐怕要责备你了?11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兵法.谋攻》)如果将领难以抑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

7、一样爬墙攻城。1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再说宋荣子只是做到了所有当代的人称誉也不会更受到鼓励,所有当代的人责难他也不会感到沮丧,能确定物我的分别,明辨荣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三.段落翻译51.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2)而食(3)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8、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从而后》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