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ID:10025866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1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_第1页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_第2页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_第3页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_第4页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和个别贫困等多个贫困形态变化,相应地,政府不断调整扶贫治理体系以适应发展形势的变化,先后采取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减贫脱贫、扶贫资源的县级瞄准、扶贫资源的贫困村瞄准、区域精准扶贫和个体精准扶贫有机统一等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了贫困人口规模性的减少。大致来讲,我国贫困治理

2、体系变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减贫脱贫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党中央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政府在农村实施了放宽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种经济改革措施,这些政策举措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这种以体制改革为主、救济为辅的扶贫治理办法很快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摆脱了普遍贫困的局面。  2.扶贫资源的县级瞄准机制  20世纪80

3、年代中期,我国贫困形态由普遍贫困转为区域贫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察:宏观原因是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再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微观原因是农民收入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农业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他方面的收入差距拉大逐渐加剧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在新形势下,体制改革的减贫效益开始下降,我国的扶贫治理体系逐渐以县级瞄准为重点,在减贫效果上获得了较好的精确度。  3.贫困村瞄准为重点

4、的扶贫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贫困规模进一步缩小,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这就要求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应该由县向村进一步缩小。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在不缩减贫困开发县的同时,开始将扶持的重点转向15万个贫困村,强调以村为单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行农村扶贫综合开发[1]。该发展战略取得较为明显的减贫效果,根据2010年的扶贫标准衡量,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2]。  4.贫困人口片区集中与扶贫到户  反贫

5、困问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挑战依然严峻。在新的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呈片状分布,致贫原因更加复杂,贫困治理难度加大。2011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在保留原有贫困县和贫困村的同时,又划定14个连片特困地区[3]。以区域发展带动脱贫的办法既取得显著的减贫成效,同时贫困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又有所拉大。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合理配置扶贫资源,瞄准连片特困地区,实现整体贫困缩减;另一方面要将扶贫资源进一步下沉到贫困户,因户制宜以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  5.有效“滴灌式”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6、就是指扶贫资源配置和扶贫政策措施要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通过针对性地帮扶,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精准扶贫的主要实施机制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核心要义就是扶贫的精准化,这是衡量我国扶贫工作是否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化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对于扶贫工作也是如此。“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型治贫模式就是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到扶贫治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从而提升扶贫治

7、理的创新力,以期更好地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1.时代适应性  以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经济社会之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精准把握时代局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服务业有机结合,以信息技术革命引领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机制同样是适应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之所为,也是我们当前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选择

8、。“互联网+”精准扶贫就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与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对象等实现有机联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扶贫工作各个环节的优势作用,构建扶贫资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形成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扶贫治理模式和治理体制。实行“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贫困治理新模式也是精准扶贫新战略在减贫攻坚阶段的自身需要所在。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治理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最新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