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ID:10034998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命题人:尤红春【T:13626299886】第一卷(选择题,36分)一、(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沉溺(nì)召唤(zhāo)慰藉(jiè)栉风沐雨(zhì)B.百舸(gě)炽热(chì) 给予(jǐ)  瞠目结舌(chēng)C.句读(dòu)吮吸(yǔn)跬步(kuǐ)浪遏飞舟(è)D.灰烬(jìn)不啻(chì)轻佻(tiāo)自愿自艾(à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表弟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2、。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C.国内汽车产业红红火火,汽车改装行业随之亦方兴未艾。D.得知本班获得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一个个弹冠相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一颗恒星正以每小时150万英里飞离银河系。B.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重任。C.最近,颇为畅销的《江泽民传》一书的作者竟是一位美国人所写,他就是花旗集团执行董事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D.在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

3、汽车产业除了继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先进技术外,还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下面关于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B.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其门人著有《荀子》。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

4、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D.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人,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彼德•卡门青》、《荒原狼》等。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遥望 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

5、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6.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春水  冰心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A.“墙角的花!”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但绝不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B.“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C.“你孤

6、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理感受而变化。D.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③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

7、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A.鼓励研读不是/而是B.鼓励阅读不仅/而且C.激励阅读不仅/而且D.激励研读不是/而是8.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二、(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9—12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