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

ID:10036513

大小:140.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_第1页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_第2页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_第3页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_第4页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

2、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B.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平行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其轨迹一定是直线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也可能做直线运动2.由静止开始下落的雨滴,在着地前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A.雨滴做平抛运动B.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C.风速越大,雨滴着地速度越大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

3、速无关3.如图1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A与B分别用一根轻绳图1和轻弹簧的一端连接,轻绳和轻弹簧的另一端被悬挂在同一高度。现将两个小球都拉至相同的高度,此时弹簧长度为原长且与绳长相等。静止释放两个小球以后,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两小球运动到各自的最低点时的速度相同B.与轻绳连接的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较大C.在运动过程中,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D.在运动过程中,小球B的机械能不守恒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翟志刚随“神舟七号”飞行时其重力完全失去B.水滴从洗衣机里的脱水筒飞出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C.月球时刻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任何物体在做圆周运

4、动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5.如图2,地球赤道上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e、vp、vq,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e、ap、aq,则()A.ae<aq<apB.ae>ap>aqC.ve<vp<vqD.ve>vp>vq二、双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把盛水的水桶拴在长为l的绳子一端,使这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要使水桶转到最高点时水不从桶里流出来,这时水桶的

5、速率可以是()A.B.C.D.图37.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v0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由静止落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全过程,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同B.运动全过程,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C.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D.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等于B球的速度8.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周期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

6、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9.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B.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C.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D.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10.如图4所示,某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边缘的A点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图4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过程()A.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0JB.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20πJC.A点所受的向心力做的总功为0JD.A点所受的向心力做的总功为2

7、0πJ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图511.(10分)某同学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装置图如图5)时,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6.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图6(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应记作cm。(2)该同学用质量为m的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

8、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