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ID:10037653

大小:256.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语文第一部分识记与积累一、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迸发(bèng)呜咽(yàn)呕哑(ōuyā)云销雨霁(jì)B.肇造(zhàozào)愧怍(zuò)牛虻(máng)缄口不语(jiān)C.蜕变(tuì)恫吓(tònghè)半晌(shǎng)命运多舛(chuǎn)D.笞刑(chī)赎罪(shú)翌日(yì)茕茕孑立(qióng/jié)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抨然心动全副武装销声匿迹噩梦B.浅尝辄止徇私枉法纵横捭阖伎俩C.合盘托出良辰好景苦心孤诣本份D.暮霭沉沉云销雨霁兴高采烈撕打

2、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在过去几千年里,正是这一迷人的梦想使世界凝聚(团结)在一起。B.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C.满清末造(最后一个创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山巇。D.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使人既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建立功绩),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吴伯雄和访问团一行带着台湾2300万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希望两岸互惠双赢、共创未来的良好愿望前来,这次访问必将在新形势下促进国共两党进一步交流。B.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全体志愿者发出寄语和致辞,

3、向所有志愿者们致以了崇高的敬意。C.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特别是占据重要职位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法规制裁。D.铁道部将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B.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屈原》《

4、北京人》等。《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C.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D.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据说是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时,参加都督阎公招集的聚会,即席而作。二、默写与填空(共10分,每空1分)6.名句默写:(1)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霖》)(2)丘也闻有

5、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4)▲,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5)君子坦荡荡,▲。(《论语》)(6)▲,金石为开。(《后汉书》)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9题。(8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7.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8.这首诗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6、:▲(①首联②颔联③颈联④尾联。填写序号)。(2分)9.(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写出本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9.(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清·王琦:丁龙友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清代的王琦表达了和丁龙友不同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题。(12分)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0.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王无罪岁罪:归罪B.谷不可胜食也胜:尽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