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

ID:10038258

大小:7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分班摸底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分班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命题:王华钦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窗明几净(jī)几次三番(jǐ)没有(méi)没收(mò)B.倒买倒卖(dǎo)本末倒置(dào)称心(chèn)称呼(chēng)C.差之毫厘(chā)差使(chāi)乳臭未干(chòu)铜臭(xìu)D.自我反省(xǐng)省略(shěng)着急(zháo)着手(zhuó)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按部就班矫揉造作变本加厉漠不关心B.相形见绌相辅相成断章取意出类拔萃C.蹉跎岁月富甲一方破釜沉舟灯枯油尽D.故作矜持人所不齿充耳不闻锋芒

2、毕露3.下列句子中有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今是既看不到苦楝树,也听不到人们讲起苦楝树了。不知道我的这篇文章,会不会成为苦楝树的墓志铭呢?B.我们总是闲庭信步,不能说是优哉游哉,也可以称悠然自得。C.那歪骂族,表面看来似夏天空中的苍蝇,除了嘤嘤嗡嗡之外似乎与世无争,而实质也如苍蝇,浑身带满了细菌,害人不浅。D.要“对黑恶势力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是做不到,问题在于能否真正去做,是否能真正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⑴一切只顾个人不顾社会、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权利不顾义务

3、、只顾消费不顾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同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⑵今年我国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的票价一律不再上浮,这标志着了6年之久的火车票春运上浮政策正式终止。⑶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去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基本规律。A.生产实施及其B.节约实行以及C.节约实行及其D.生产实施以及5.下列文化知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话色彩只是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B.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

4、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D.文学体裁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记叙文五种形式,而描写是小说、散文和记叙文所不可或缺的共同表达方式。6.下列各句中,是病句的一项是()(3分)A.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B.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C.他们的工场虽不大,况且对他们来说已够大了。D.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与原有的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是水,就要回归大海;是小草;;有知识,就要回报人民。是种子,;是鲜花,就要散发芳香;有才华,就要尽情施展。8..

5、默写填空。(8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草色遥看近却无。③,病树前头万木春。④《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⑤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江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燕景象给人们带来勃勃感觉的诗句是“,。”⑥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9分)(一)愚公移山(11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

6、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选

7、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汝心之固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已:已经  C.寒暑易节易:交换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10.用原文回答下边的问题。(4分)(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⑵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8分)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对曰:“无见也。”太宰曰:“虽然,何见也?”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太宰因诫使者:“无敢告人吾所问于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