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

ID:10039972

大小:249.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2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_第1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_第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_第3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_第4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冈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并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之相配,其中与

2、北方相配的动物是A.玄武B.白虎C.青龙D.朱雀2.右图是一种灌溉工具,最早记录它的物理原理的文献应属于A.集部B.子部C.史部D.经部3.中国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姓名式(如《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东坡全集》)外,还有一些其他命名方式,其中以帝王年号命名的是A.《太史公书》B.《白氏长庆集》C.《梦溪笔谈》D.《资治通鉴》4.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A.23点至l点B.1点至3点C.3点至5点D.5点至7点5.国学

3、大师陈寅恪出生于庚寅年,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积极支持变法。根据有关知识推断,陈寅恪出生于A.1888年B.1889年C.1890年D.1891年6.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7.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B.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C.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

4、必然8.某业余作家撰写汉武帝传记,有个朝廷接待日本使者的情节,下列构思中有可能符合史实的是A.在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西域都护的时候日本使者到来B.朝廷史官根据太初历的时间记载倭人奉贡朝贺的史实C.董仲舒告诉日本使者要崇尚儒学并从中国引进佛教D.日本使者离开时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给其国君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10.“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

5、》诗中提到“草市”最早出现于A.秦朝B.六朝C.唐朝D.宋朝11.唐朝诗人王维名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君”前往的地区是A.今陕西渭城地区B.安西都护府辖区C.西域都护府辖区D.瀚海都督府辖区12.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商人工人佃农自耕农、地主占总人口比例10%30%36%24%A.唐朝关中地区 B.宋朝苏湖地区 C.明朝江南地区 D.清初广东地区13.“山东、磊名等路(路:地方行政单位)猛安谋克户之民,不亲稼穑,尽令汉人佃莳(shì,佃种)取租而已。”此材料蕴含信息的的解

6、读,正确的是①契丹人进入了中原地区②开始采用了封建剥削方式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④民族压迫实质是阶级压迫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15.“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

7、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材料中的“此地”在“征讨”之后A.隶属于行省管辖B.设置地方自治机构C.归属巡检司管辖D.建立省级行政机构16.谣谚是公共情感的反映。“某某番烧,小秃儿要挨刀。”“某某退位,家家都有和尚睡。”(注:“某某”代指一皇帝年号)“大总统,瞎胡闹,一帮和尚没有庙。”这些民谣产生的历史时期是A.1644年清军入关后     B.戊戌变法时期     C.太平天国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