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

ID:10041178

大小:311.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2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_第1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_第2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_第3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_第4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月考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古人对特定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而立②弱冠③期颐④耄耄⑤不惑⑥花甲⑦豆蔻A.⑦②④③⑤①⑥B.②⑦③①⑤⑥④C.②⑦①⑤⑥③④D.⑦②①⑤⑥④③2.古代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为17世纪的英国所继承的是()A.定期召开全体成员参加的公民大会B.各级官职实行差额选举C.所有公民

2、具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D.集体管理、依法行政3.西周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确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朝确立的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王室B.村社成员在井田制中的“公田上集体耕作C.宗法制确立了经济、政治的分配与继承制度D.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贵族死后的墓葬制度上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C.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

3、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6.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7.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

4、,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此人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皇族内阁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倡导民主共和8.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B.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个乡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制9.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

5、《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A.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A.贵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1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

6、英雄、隐士、侠客、君子12.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13.最能体现“文化治国百代之业”的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独尊儒术C.唐太宗虚心纳谏D.明太祖大兴“文字狱”14.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

7、择权和自由度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15.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是()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租佃关系的出现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兴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湖南省素以“鱼米之乡”“芙蓉王国”“旅游胜地”驰名中外。鉴于湖南的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管辖这一区域,在周朝、秦朝

8、和元朝时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