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

ID:10041352

大小:303.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2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阶段测试.10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右图所介绍的生产工具出现于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土地归诸侯所有B.均田制开始实行于我国北方地区C.明清时期,土地不可以买卖

2、D.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了三千多年4.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6.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

3、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7.西汉时期我国冶铁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A.使用煤作燃料B.利用水力鼓风C.推行铁业官营D.铁农具广泛使用8.桑弘羊《盐铁论·水旱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田,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柔刚和,器用便。”①铁农具的制造分为私人和官府②私人制造的铁农具质量较

4、差③官府所制铁农具因官吏指导,工匠细致操作质量较好④铁器生产基本被官府垄断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B.当时的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10.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以下诗句描绘的隋唐经济状况中,对经济持续发

5、展不利的是A.云帆转辽海,粳米东吴来B.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D.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12.宋代与唐代相比,在“市”的发展上突出的不同之处是A.出现“草市”B.有专门管理机构C.“夜市”形成D.突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居然“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人身依附的削弱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匠服役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的丰收C.一条鞭法的推行和封建地租的降低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

6、场的开放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5.下列历史现象中发生在今山东省的有:①公元前594年,某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纳税②范蠡弃官到陶,以经商致富③临淄成为西汉时的著名商

7、业中心④“交子”的最早发行⑤出现实力强大的商邦晋商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16.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17.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主要是由于A.明清以来

8、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B.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结果C.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矿企业D.长期以来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19.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部门是A.纺织业B.面粉业C.造纸业D.火柴业代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