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

ID:10041825

大小:421.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_第1页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w.w.w.k.s.5.u.c.o.m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经历了从到的发展。2、地域差别:农耕经济最早出现在和。3、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4、农副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二、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1、原始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是主要的耕作方式是2、商周时代:虽然广泛存在,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春秋时期:逐渐代替石制、骨制农具,出现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4、唐代:在出现的是自汉代之后农

2、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5、重要的灌溉工具:三、水利设施1、春秋时期:2、汉代:3、地方特色水利工程:四、耕作方式的演变1、商周时期: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原因是2、春秋时期:(1)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产生的原因是。(2)特点:A、自耕农经济以为单位,与相结合。B、勉强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少C、天灾、战乱、苛政容易使自耕农破产D、很难扩大再生产(3)作用:积极性局限性思考: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有哪些?w.w.w.k.s.5.u.c.o.m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图一骨稆图

3、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2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A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春秋时畜

4、牧业发达D春秋时农业耕作技术提高4《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人,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5读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图一敦煌璧画中的犁图二18世纪晚期欧洲的新式犁①图一的犁称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就已经应用了②图一和图二相比表明,曲辕犁在中国出现至少比欧洲早1000多年③图一和图二相比表明,我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和农耕技术曾长期居世界的领先地位④图二表明,处于“蒸汽时代”的欧洲农业革新,滞后

5、于同时代的工业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①④D①③④6黄梅戏《天仙配》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