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

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

ID:10042210

大小:97.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2

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1)1.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A.神经调节 B.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C.激素调节  D.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2.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叫作()A、反射B、反射弧C、刺激D、神经冲动3.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媒介是()A、酶B、激素C、带电离子D、递质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A、

2、电荷B、局部电场C、局部电流D、电势6.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部位时,将会出现()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C.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D.所产生的冲动可通过神经纤维的断口7.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原因是()A.突触的组成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及突触间隙组成B.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体C.突触后膜内有突触小泡D.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突触小泡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突触"仅存在于感

3、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之中B.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元突起及突触大大增多、智商会较高C.大脑结构的发育及工作方式由遗传决定,但突触的数目及种类则受环境影响D.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冲动会向轴突的两端进行传导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0右图是某同学利用电子显

4、微镜观察到的突触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神经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导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神经递质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11.神经元的结构(观察下图)②④③①图5神经元细胞(1)填写其结构②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③_________上面分布着④________(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产生和传导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的形式进行传导的。12、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

5、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段。13诺贝尔医学奖被授予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拉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6、。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0nm的缝隙,两个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连结,下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如乙酸胆碱)参与下,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者再与_________融合,而将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3)发现有机磷杀虫刹

7、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酸胆碱不被破坏,结果_________,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终至死亡。(4)从理论上推测,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导”机理的阐明,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无疑带来广阔前景。例如:_________。答案1B2D3B4C5C6C7D8A9B10C11(1)树突轴突神经末梢(2)刺激兴奋兴奋神经冲动12(1)A静息C动作(2)通透内B13(1)高尔基体细胞膜(2)糖蛋白(3)神经系统失去控制(4)人类可设计出具记忆、判断、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的电脑等。3/4站台: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