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

语文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

ID:10045483

大小:296.2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2

语文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语文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空白(kōnɡ)      肤浅(fū)悼念(dào)卓有成效(zhuó)B.驱逐(zhú)繁芜(wú)豁然(huò)不可估量(liánɡ)C.奠基(diàn)剩余(shènɡ)诅咒(jǔ)浅尝辄止(zhé)D.撰稿(zhuàn)忌恨(jì)诬蔑(wǔ)双重身份(chónɡ)【解析】 A.“空”读kònɡ;C.“诅”读zǔ;D.“诬”读wū。【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诬蔑 悼念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B.遵循 爱戴 水乳交溶 坚韧不拔C.建树 回敬 永垂不朽 旁证博引D.诽谤 诅咒 

2、满腔热情 欢渡春节【解析】 B项溶—融;C项证—征;D项渡—度。【答案】 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6月17日是第1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长期与沙害斗争的拉锯战中,我国人民________出了一条科学防治、综合防治和依法防治的正确道路。②在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反复强调创建“和谐社会”,令儒学者们极为兴奋。有专家认为,________儒学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③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人神化,传说是把神人化,这两者之间的________很难确切划分

3、。A.摸索 复兴 界线  B.探索 振兴 界限C.摸索 复兴 界限  D.探索 振兴 界线【解析】 “摸索”指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比“摸索”更自觉。“复兴”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振兴”指大力发展,使兴盛起来。“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某些事物的边缘,多用于具体事物。根据语境,①应选“摸索”,②应选“复兴”,③应选“界限”。【答案】 C4.下面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据悉,本次展

4、览将延续到2007年7月29日,市民在此期间可免费参观。B.深深的思念,渐渐的怀念。日子久了,她慢慢发觉,逝去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完美,他在她的回忆中思念常驻,永垂不朽,没有人能够代替。C.由于以往的监督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充分,在遇到困难时,人大常委会对于一些问题和领域的监督可能浅尝辄止,现在这种全面公开,迫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必须向纵深推进。D.在海滨线路方面,我市的上下川岛及阳江东方银滩独占鳌头,一家大小或情侣的戏水踏浪,使旅途平添了几分情趣。【解析】 A项“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B项“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

5、、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在这里使用不恰当。D项“独占鳌头”比喻居首位或第一名,只能是一家,不能是两家。用在此处不恰当。【答案】 C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尔文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B.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C.他曾经密切地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解析】 A.改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

6、样”;C.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缺少主语。【答案】 B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的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D.2008年5月24日,孙雯高高举起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她对火炬传递有着自己的理解:火炬传递现在不仅仅是传递激情、传递梦想的旅程,更重要的是要传递我们中华民族不屈服的精神。【解析】 A项有歧义,

7、“此”的内容指代不明;B项中误用否定词“否认”,使表达的意思相反,可改为“说”;C项属动宾搭配不当。不能说“安排了”“应注意的问题”。【答案】 D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