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ID:1005867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石山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小麦是山阳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年平均播种面积超过20万亩。作者结合曾承担单位在山阳县十里铺镇高一村(海拔630米)实施“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试验,从利用好适宜的季节及“光、热、水、肥”自然条件,超前应对“旱、涝、寒、热”逆境以及抵抗“病、虫、草、兽、害”的侵袭等方面,就如何达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提高全县粮食自给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关键词:土石山区;冬播小麦;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

2、lny.2015.12.0121基本概况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全县辖18个镇(办)、269个村(居)、11.7万户、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3万人,县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16万亩,人均不足1亩;山地面积457.4万亩,人均近11亩。境内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207天,年均降水量709毫米,属典型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垂直差异显著,独特的气候环境蕴育了众多的本地独有的作物品种。5本试验选用

3、小麦优良品种,即小偃15(陕西西北植物研究所选育),多年来一直适宜山阳县低热区、中温区、浅山区、川道地区种植。该品种弱冬性,无芒、白粒、抗病抗旱、抗虫、抗逆性强,全生育期222天,叶色浅绿,亩基本苗24万。冬前分蘖26.9万,最高分蘖27.3万,亩成穗数28.7万,条锈病为RR,叶锈病为HR,杆锈病为HR,赤霉病为HR,纹枯病为HR,白粉病为S,株高103厘米,穗长8.6厘米,千粒重42克,粒色白圆,叶相宽短,叶色浅绿,茎杆腊粉多。小麦全生育期过程中光照率合计为947.1小时,降水量合计为266.98毫米。2关键

4、技术2.1精耕细作播前机耕,牛工耙耱,人工用锄、锨整平整细,借以增厚土壤活土层及其土壤紧实度,从而有效地改善土壤、提高保肥、保水能力。2.2施足底肥与种肥亩施基肥碳铵30公斤,磷酸二氢钾20公斤,种肥尿素5公斤,(即“N、P、K”混施),同时亩喷施甲敌粉(2.5%)2公斤,预防小麦白粉病。2.3适期播种510月20日左右,采取人工撒播并用锄浅翻,深度4厘米,因为这期间是山阳县小麦高产,稳产最佳播种物候期,亩播量20万粒,等高线种植。2.4病、虫害防治播前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干拌小麦种子,防

5、治小麦“三锈病”(即条锈、叶锈和杆锈病);地下害虫(金针虫俗称叩头虫,蛴螬也叫金巴牛,蝼蛄即土狗),则采用敌百虫毒饵进行土壤处理(深翻时撒入)比例为1∶200。2.5田间管理小麦出苗后,有少量缺苗断垄现象,但及时采取了带土移栽补救措施,有效保证了越冬苗期“壮、全、匀、齐、安”,小麦越冬期(农历2月间),使用0.3%~0.5%矮壮素溶液喷洒麦田一次,为翌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2.6化学除草春节前(农历腊月下旬)使用麦奇(10%麦黄隆)及时进行了麦田化除,从而避免了杂草丛生,以致影响小麦前期正常生长发育,减少不应

6、有的产量损失。2.7及时调控农历正月间,发现有冬旺现象出现,则随即进行了中耕除草及耙耱镇压,有效地控制了冬旺徒长现象的发生。切实保证了试验展示田高产丰收。2.8浇灌越冬水5农历腊月十五,由于日平均温度在3℃~8℃,土壤湿度相对低于60%,当即进行了一次浇水,浇湿浇透,以地面无积水为准。3质量评价小麦生长全生育期过程中,无论从耕翻、整地、施肥、选种、播期、查苗补苗、化除、灌溉、中耕除草、耙耱,防治病、虫、草、兽害及其他方面均按时逐一记载,并一一进行了精细化科学有序管理,真正保证了小麦健壮生长发育成熟,切实起到了引领

7、并带动农民朋友进行科学种田,同时也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因为该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得当,操作细严,经济实用,易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产量结果该品种在试验示范田块中种植面积为30亩,平均亩产427.5公斤,比对照秦麦二号增产75公斤,增产率12.4%,该品种尽管植株较高,但茎秆粗壮,富有弹性,抗病、抗逆性强,大穗大粒,成穗数较为理想,综合群体农艺性状优良,增产幅度显著,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种植利用面积。5结语5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而生物学最大的受益行业是农业,农业又要通过种子受益,从而揭示了种子的无

8、限增产潜力和广阔的利用前景,因此,我们必须遵循WTO有关法律法规,早日构建起“十三五”农业产业的战略结构框架和发展模式,即形成一个强大的辐射型产业链条,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倾斜扶持,突出“种子工程”的贡献份额,急赶潮流,为发展跨越式的现代生态农业,把良种产业做大做强,乘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切实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按照“优化结构,主攻单产,改善品质,以提高小麦统供率,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