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

ID:1006164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_第1页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_第2页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_第3页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_第4页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出版行业中的迷失与追寻当今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人们自我感觉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但些许清醒的人们会隐约认识到,单纯的物质文明带来的只是一种虚假短视的快感。可悲的是,生活在发达商业文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不能意识到作为“人”本来具有的那些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已被物质化、同一化。在为当下出版物所直面和书写的对象世界中,人与艺术世界或诗意栖居在大地上的人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庙堂大吏还是乡野小民,我们都逐渐丧失了自身独具的主体性、想象性、创造性和主体地位,也在被工具理性或至上科技理性的肢解和分裂中,走向矮

2、化、自闭和枯萎,日益成为“单向度的人”。在改造世界抑或完善人自身的重大抉择中、在人的对象化和人化的自然的较量中,工具理性,越俎代庖,为我们挑拣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的那样:“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其标志不是强制性服从,也不是工作制度,而是人已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6由此,在地球逐渐变为一个所谓的“村落”的同时,原本丰富多彩的世界显得越来越单一化、模式化、平面化、碎片化,在这个大众消费崛起的时代,个体意识的独立性悄声湮没,大众审美与需求的多样性最终成为“众多一样性”。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版从业者在努力地探寻和苦苦地挣扎着,

3、企图在一页页白纸上给读者重新描绘出一个斑斓的多维世界。文化传承功能的褪化北宋大儒张载所倡导的文人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阐明了古代士人之最高理想,一定意义上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出版人的自觉使命。6出版为传承文化而诞生,因文化而存在,其所创造的文化价值、所发挥的启智功用应远大于其经济价值。图书等产品除了满足人们的阅读消费以外,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如果出版活动不能肩负起文化责任,那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文化产业化和出版产业化概念的盛行,精神产品的商品特性日益得到推崇。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合理借口下,出版的文化属性明显褪化。在大众日益追逐快餐

4、消费和以快餐消费为荣的文化语境中,资本话语和市场逻辑大行其道,统摄一切,审美思考和诗意想象被弃置一旁,风格与原创、精品佳作越来越少。一些文化工业在商业利润法则的驱使和控制下,媚俗媚雅媚金钱,迎合大众消费欲望,利用现代科学的声像技术,对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经典进行无节制的戏仿、模拟、拼贴、复制、改写、混杂或格式化。在这种方式操纵下,传统或现存的文化经典、经典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文化秩序、出版秩序等被无情地颠覆。于是,《红楼梦》不断被戏说,《西游记》“大话”流行,《人口原理》被攻击得体无完肤,“百科全书”错误百出,“少儿必读”混乱无章……出版已经逐

5、渐丧失了文化传承的功能,而沦为牟利的手段。作者主体品格的沦落6在这个疯狂逐利的时代,作者平静的心不再平静,狭小的书斋难以容纳他们那灵动腾跃的身躯,狂躁不安的灵魂急需金钱物质和市场的无穷慰藉。乱花早已迷人眼,作者在急速变转的万花筒般的生活面前失却了恬淡独立的品格,也不再以自省质疑的眼光反思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他们迟钝麻木的创作感知只能在极具商业气息的区间游移逡巡,却无法谛听来自读者的声音。庙堂、江湖和广场,难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声音,少见“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情怀;追“新”逐“后”,“潮”涌“浪”起,多的是某些作家对真实的漠视、严谨的轻视、

6、科学的无知。如果说,浮士德在上帝和靡菲斯特的赌博中走出书斋以望探求人生、人类命运的话,那么,我们的某些作者也有自己的无尽探求――金钱、名誉、掌声和鲜花。创作,对于某些作者而言,已不再是什么艰苦的原创性精神活动;出版物,对于他们来说,早已变成了昂贵的精神奢侈品。他们不会为了吟安一个字而“捻断数茎须”,更谈不上为了追求艺术精品而甘心沦落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之境。对于他们而言,文字艺术转化成一种套利技术,未出名前,焚膏继晷,孤灯寒窗,皓首穷经;既出名后,百般钻营,八方招摇,工夫尽在诗外;电台报刊、影视传媒,原本尚一无所知,眨眼间,竟已是门门精通、行行在行。主体性意

7、识的弱化,意味着作者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放弃了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逐渐沦为物质的奴隶。作品社会价值的丧失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作品是写给万千读者的,从读者反应论角度看,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正在于它不断被读者阅读、理解、诠释的历史过程中。在出版的实践活动链条中,读者自始至终都是不可或缺且占据中心显要地位的,自然就应该“以读者为本”,但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今,真正着眼于“读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出版物日益少见,而一些无聊琐碎、虚妄肤浅、简单省事的出版物却大行其道。有意无意中,作者自身也成为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工匠手或码字工。于是

8、,在当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