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ID:1006463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_第1页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_第2页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_第3页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_第4页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摘要:本文从师资队伍、课程结构、教育途径和环境建设四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措施,为下一步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科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52-01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他们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应当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员的人文

2、素质教育,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1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6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摘要:本文从师资队伍、课程结构、教育途径和环境建设四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措施,为下一步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科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52-01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他们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3、的摇篮,应当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1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资力量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环,一所院校人文师资力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加强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文师资队伍,为提高学员优良的人文素质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首先在数量上要讲求合理,“僧多粥少”难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僧少粥多”又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所以,校方在组建教员队

4、伍应时根据授课对象的人数、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情况科学地配备教员,既不能过多,更不能缺少。其次在质量上要努力提高。优秀的人文师资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在本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及目标精心地组织设计教学方案,有计划、分层次地带领学员学习人文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发散思维、启迪智慧、激发兴趣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带头人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研能力,在完成好人文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能够带领学员进行人文科学的研究,这是保证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保障;三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起到积极作用,在人文知识教学

5、实践中遇到的一些不合理的问题要能够根据切身体会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四是要在学员人文素质培育中起到示范作用,要以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对学员进行言传身教,以自身优良的人文素质来影响学员。综上所述,各个院校应当解放思想、广纳贤才,实施“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优化人文师资队伍,即引进外校优秀人才与本校自主培养人才,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法切实可行:第一,从地方综合性大学招聘人文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第二,选拔本校优秀的人文类课程的授课教员进行专业培训;第三,对本校所有的教员进行相关人文知识的普及,合众人之力将人文元素融入教学;

6、第四,外聘其他院校的名师作为本校的编外师资力量。2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拥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保证,还需要科学地设置人文科学类课程。从当前的情况看,院校的人文类课程设置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人文类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学习计划中所占的比例较少,尤以理工科类学员更加;二是人文类课程的设置不够灵活;三是一些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难觅人文元素的踪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增设人文学科必修课。在新生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应当增设以文学赏析、历史研究以及哲学为主的必修课程,拓展学员的人文知识;二是开设人文特色选修课。院校应当创

7、造条件开设一些音乐、美术、摄影等艺术选修课程,一则是陶冶情操、活跃思维,避免机械思维的影响。二则是增强学员的工作能力,便于将来走上部队的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自己的角色,展现自身的魅力。三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元素。首先是人6文精神的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对任课教员既是一个崇高的责任,也是一项严肃的要求。[1]如在自然科学类课程授课过程中应及时串讲一些如侯德榜、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等杰出科学家舍弃荣华富贵,依然报效祖国的事迹。不可否认,高校为国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优的英才,德育应当处于头等位置,若忽视了完善德育的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即

8、使再有才华的人才也只是一个“危险品”。然后是人文知识的灵活拓展,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物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