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

ID:10064907

大小:55.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5-23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1页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2页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3页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4页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摘要: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

2、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关键词:农转居社区;社区综合养老;福利多元主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居家养老;养老资源;养老服务中图分类号:F840.612;F06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6-0033-10一、引言29在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使”农村”“农业”“农民”处于相对落后和边缘化的境地

3、,但是,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更不能抛弃“农村”和“农民”。对于农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参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等问题,依赖于传统的“四驾马车”已不再现实。“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做到这些,必须针对农村社区居民设计出能保证全覆盖和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尤其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推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应借助新的发

4、展契机,统筹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社区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力量,从保障单位、保障资源和保障水平等多个方面来构建农村社区综合保障体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加速,中国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与此同时,自20世纪8029年代就已开始探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却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因此,

5、在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针对农村社区,尤其是被征地农民重新安置的农转居社区,新型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B村的实地调查,以该村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利用模式、村改居情况、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等为背景来观察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现状和变化,并结合行政、家庭和市场等逻辑,从保障单位、保障资源与保障水平等方面分析B村农民新居在养老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的积极意义及其实现途径。二、我国农村养老制度演进与社区综合养老现状1.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与政策演

6、变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主要是在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约束下,以家庭为主要载体,辅以族产、庙产、邻里互助等共同支持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养老逐渐进入国家制度体系,养老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家庭养老、“五保”供养制度养老、社会保障养老和自我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其中,“五保”供养制度是针对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农村特殊人群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国家将农村居民逐步纳入社会救济范围的第一步;此后又有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面向全体农村人口

7、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逐步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29相对城市,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较缓慢,水平也较低。1987年,根据“七五”计划中关于“抓紧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民政部印发《关于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报告》的通知(民办发〔1987〕11号),提出“以‘社区’为单位,以自我保障为主,充分重视家庭的保障作用”的农村社会保障雏形,并开始由民政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探索和试点。其中,农村养老保险是最早开展试点的一项。1991年,民政部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农村社

8、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1992年1月,民政部印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民办发〔1992〕2号),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开;同年12月,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在江苏召开,提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1994年12月,民政部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1995年10月,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截止当时“已有30个省区市的14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试点工作,26个省区市人民政府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