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ID:10066773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_第1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_第2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_第3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_第4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诸如饮用水质量不高、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不够稳定等问题,这里面既有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主体缺失等政府层面的原因,也有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位、社会关注度不够等农民个体以及社会层面的原因,只有紧密联系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多维度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思考,才能不断促进我国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一、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之所在(一)水质问题水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农业生产。当前,由于基本设施、政府

2、投入、饮水工程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主客观因素,致使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仍在饮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地表水,农牧用水使用的是受到工业污染的河流水。(二)水量问题近年来,工农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居民农户都争相开发利用地下水,8虽然政府对此进行一定的治理,但是,利用程度远远大于管理力度,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平时用水采用分段分村供水,一遇干旱天气情况就更为糟糕。水量性缺水问题严重。这里面涉及地理、政府、农户个体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一些乡镇已经把自来水或其他供水管道通至村口、地头,但一些农户却存在思想上的误区,不愿意进行初投资或重复投资,仍愿意

3、使用原有的供水设施,如自挖的井水,但原有供水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地下水的浪费。(三)供水保证率问题供水保证率是我国评价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不同地域供水工程的水源以及用水户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供水保证率的计算比较复杂。按照《体系》中的相关规定,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即被视为供水基本安全。高标准、高质量的供水工程是获得稳定且较高供水保证率的前提。在我国的城市地区,除了个别城市由于特殊地理结构而会偶尔出现较低的供水保证率之外,大部分的城市居民用水的供水保证率均能达到95%以上。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

4、制约与影响,当出现诸如干旱灾情、蓄水工程调蓄能力偏低、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时,便会产生供水破坏的现象,从而降低了供水保证率。二、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饮水源受到污染8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水源受到污染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主观原因方面,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虽然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典范性的进步,但是,快速发展所留下的“后遗症”则正在慢慢发作,如畜牧养殖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在得不到科学再利用的情况下被随意丢掷;农作物乱放或被燃烧;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或农药;工厂废弃物在没有被净化处理便被排出

5、,这些不良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了污染。(二)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耗资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其中,资金投入所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也最为基本。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少许来自于社会捐款或群众自筹,资金支持主体较为单一。虽然国家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了专项政策予以支持,如拨付一定的专项补助资金,免费提供饮水基础设备等等,但是,由于在地方政府这一级所出现的如农村多、面积大,配套资金匮乏等问题,致使很多农村的饮水工程建设滞后,农民资金来源较少,筹资困难。(三)管理体系不完善合

6、理的建设是存在的前提,8而高效的管理则是使存在长久的保障。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在水利工程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对于政府来讲,建设是显示政绩的平台;对于农民来讲,建设的越多可能自己受惠的就越多。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在建设初期就存在着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的“先天性缺陷”,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进一步误导了农民大众。其次,供水工程缺乏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三、保障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一)加大对农村饮水源的保护力度就近十年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农村饮水安全事件,有近86.7%的事件是起因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造成的,所以,加大对农村饮水源的保护工作才是农村饮水安全工

7、作的核心。当前,舞钢市水库水质不佳,遇旱应变能力不足,所以,很多城镇或乡村更愿意选择使用地下水。因此,应当下大力气保护地下水源。根据“因地制宜、水源互补”的原则,可尝试构建三个地下水源保护区,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保护区即是水源地的源头,应根据实际地理情况,在水源地通过种植树木、草被从而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以滋养水源。二级保护区即是水源地的直接补给区,这一区域应远离能8够产生“废渣、废水、废气”的工业项目,可考虑发展新型绿色农业。三级保护区即是水源地所在地,要建立地下水源头水量、水质、水位的实时监测系统,严格限制农户自挖水井或抽取利用地下水,严禁农户、企业

8、通过地下管道向地表层排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