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

ID:10070325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3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工程概况  HN-E2标段起点位于镇江市丹阳互通式立交东侧,桩号为EKl82+000,沿途经过丹阳市开发区、练湖农场、河阳镇,终点桩号为EK196+180,全长14.18km。本标段有特大桥1座(京杭运河特大桥),中桥1座,涵洞34道,通道21道,分离式立交桥11座(其中支线上跨桥5座),互通式立交桥2座;路基土石方挖方383335立方,填方726444立方,湿喷桩软基处理长度为308717.9延米,预应力薄壁管桩27307.5延米。  二、工程规模  本标段采用了L=10m、L=16m和L

2、=20m三种跨径的预应力砼先张法空心板,L=10m跨径的预制梁高为0.4m;L=16m跨径的预制梁高为0.7m;L=20m跨径的预制梁高为0.85m。L=10m的梁共有64片,L=16m的梁共有16片,L=20m的梁共有64片。  先张法边板中板高度(cm)  数量底板宽(cm)数量底板宽(cm)  10m内边板外边板99.5489940  88  16m内边板外边板99.5129970  22  20m内边板外边板99.5489985  88  三、施工准备  1、材料  (1)、水泥:江苏联

3、合P.O.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质量符合Ⅱ类砂的要求,采用赣江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6。  (3)、石子:质量符合Ⅱ类碎石的要求,采用镇江船山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  (4)、钢筋:选用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5)、外加剂采用南京建科院生产的JM-9型缓凝高效增强剂。  2、预制场布置及机具  先张法预制场位于EK185+000处北侧,负责本标段一、二分部预制梁的预制,本标段一

4、、二分部共有48片混凝土实心板、144片先张法梁和106片后张法预制梁的预制工作,该预制场设长线形台座2个(见附图),每台座可同时预制20m梁4片;后张法台座8个,其中有32片8m的梁可在先张法台座内预制。沿预制场方向布置24m跨门吊两个(见附图),13m跨小门吊1个,大门吊用万能杆件拼装而成,用于梁的吊移;小门吊用于辅助砼的浇筑。  3、混凝土配比  空心板梁C40混凝土强度等级配比为:水:水泥:砂:石:外加剂=444:652:1159:173:4.44。材料加重误差:水泥不得超过,砂、碎石不

5、得超过,水、外加剂不得超过,出料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0~12cm(如需泵送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其28天砼试块的抗压强度为55.1Mpa、49.9Mpa和55.4Mpa。  四、空心板梁预制施工  1、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  先张法施工流程图  2、模板制作  先张法台座的混凝土底板作为空心板梁的底模,台座底板上铺设5mm厚A3钢板,保证底板的平整光滑,预应力放松后,梁体中段拱起,两端压力增大,经计算梁体端部的底模满足强度和重复使用的要求。  端模预应力筋孔的位置要准确,安装后与定位板上

6、对应的力筋孔要求均在一条中心线上。由于施工中实际存在的偏差,力筋张拉时筋位有移动,制作时端模力筋孔可按力筋直径扩大2mm~4mm。先张法制作预制板梁,预应力钢筋放松后板梁压缩量为1‰左右,为保证梁体的外形尺寸,侧模制作要增长1‰。  3、预应力筋制作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长度、工作长度和原材料实验数据确定。将下好料的钢绞线运到台座一端,钢绞线穿过端模及塑料套管后在其前端安引导装置,以利于钢绞线沿直线前进。引导工具利用钢管加工而成,前端做成圆锥形状。穿束前各孔眼应统一编号,对号入座,防止穿错孔

7、眼。  4、预应力筋张拉  4.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张拉前,应先安装定位板,检查定位板的力筋孔位置和孔径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定位板固定在横梁上。在检查预应力筋数量、位置、张拉设备和锚具后,方可进行张拉。  4.2张拉程序  本标段先张法采用单根张拉,张拉时应按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张拉,保证台座不承受过大的偏心力矩,确保张拉安全。  钢铰线的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  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断丝数量不能超过下表:  先张法预应力筋断丝限制  类别检查项目控制数  钢丝、钢

8、绞线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  钢筋断丝不容许  4.3操作程序  1调整预应力筋长度,使每根预应力筋受力均匀。  2初始张拉  施加10%的张拉力,将预应力筋拉直,锚固端和连接器处拉紧,在预应力筋上选定适当的位置刻画标记,作为测量延伸量的基点。  3正式张拉  采用一端固定一段张拉的张拉方式,张拉顺序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单根预应力筋张拉吨位不可一次拉至张拉应力。  4持荷  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按规范要求持荷2min,以减少钢丝锚固后的应力损失。  5锚固  补足或放松预应力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