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ID:1007202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_第1页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_第2页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_第3页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_第4页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摘要:本文简述了当前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现状,阐述了桥粱养护和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重点探讨分析了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关键词:桥梁养护;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U445.7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发展更突飞猛进,交通量迅速增长,运输车辆载重量加大,桥粱养护和管理也亟待需要加强,我国虽已成为世界桥梁大国,但在桥梁的养护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会不断的暴露和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公路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将成为我国走向世界桥

2、梁强国过程中必须突破的一个关键环节。一.当前我国桥梁发展现状我国桥梁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设计标准比较低。虽然,在“六五”、“七五”期间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但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技术改造主要是以加固补强和加宽为主的。这些桥梁经过20余年的重载交通频繁运行,普遍老化、衰退严重,很多桥梁处于“带病”工作状态。2.6风险性增高。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修建的少筋混凝土桥梁(如:壳体桥、少筋微弯版组合梁桥、二铰板拱和双曲拱桥等)、桁架拱桥、刚架拱桥以及带挂孔的钢筋混凝土双悬臂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等,由于它们构造与施工上

3、的特点以及结构体系上的弱点,使它们无法适应当前的频繁重载交通,存在冲剪与压溃破坏甚至构件掉落的危险。使用中的辽宁盘锦田庄台辽河大桥挂梁脱落就是一个典型例证。3.承载能力比较差。公路路网中还有占总数为2.0%的半永久性桥梁与1.1%临时性桥梁,它们的承载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当前交通运输需求,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安全隐患突出,急需进行“永久化”改造。4.检查手段落后。八十年代修建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承式和下承式吊杆拱桥,由于受当时桥梁建设技术的限制,拉索和吊杆的防腐层普遍出现过早的老化损坏,钢束和锚头锈蚀严重;加上当

4、时对锚固区的构造以及抗风、雨措施考虑欠合理,安全系数偏小,致使拉索和吊杆易出现疲劳破坏。65.受区域特点影响比较大。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造成不同地区的桥梁病害和损伤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分布特点。如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普遍存在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层离或剥落等问题;西北、华北地区由于季节性河流较多、温差较大,下部结构的磨蚀与侵蚀问题;东北等寒冷地区,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冻融损伤问题;南方地区的基础冲刷和水毁问题。二.当前桥梁养护工作面临的问题1.体制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由于融资渠道、

5、建设模式、收费及还贷方式、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复杂多样,导致一些桥梁疏于管养,监管和养护责任主体不清;2.交通荷载逐年增长问题。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剧增,加快了桥梁老化的步伐,根据某市交通量调查资料显示,区县级以上公路交通量平均增长5%,有的路线甚至高达8%。超重车、集装箱车、大吨位车的出现加重了桥梁的负荷,致使许多公路、桥梁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现路面损坏、桥面板断裂等现象,加速了桥梁的损坏。3.桥梁养护专业人才缺乏。桥梁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复杂的建筑物,由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大多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

6、工人,人才队伍匮乏,养护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特别是基层养护单位;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各地在桥梁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经验表明,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总结交流,因此妨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64.桥梁小修养护手段缺乏。小修养护范围仅仅停留在桥头护坡、桥栏杆、伸缩缝、泄水孔等附属设施的表面清洁、修复工作。日常养护工作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队伍,没有合理的计划安排,而且有大中修工程取代小修养护的现象。这种小修模式对于桥梁早期病害的防治作用较小,给桥梁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隐患,同时也增加了后期养护成本。三.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措施1.

7、科学制定桥梁养护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目标与措施,全面促进桥梁改建、维修与加固工作。加快荷载标准较低桥梁改造力度,特别是处于干线公路的桥梁。改变传统的桥梁小修养护模式,将日常养护管理与大中改造相结合,切实做到预防性养护。在桥梁检查、评定过程中,应结合桥梁交通量、技术标准做差异化对待,对检查频率和养护策略在现有的技术规范内,做适当提高。重点加强三、四类桥梁的核查,考虑超越目前检查规范,立即安排特检,加强定期检查频率,加强四、五类桥梁的监督和复查工作。隐蔽(潜在)缺陷、病害,在三个方面存在突出的

8、问题:预应力体系、缆索体系、基础(水下、土中)。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缺乏检测手段、判定标准缺失、检测过程中不易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很难确定是什么因素引发的。这些问题技术性强,需要管理部门不断提升检测手段和技术装备。62.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创新研究。创新是桥梁养护管理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