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

ID:10072252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3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_第1页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_第2页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_第3页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_第4页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回顾了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状况,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第一次提出劳动创造价值,到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再到今天,随着劳动内容、结构、方式的变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理论体系,需要人们结合时代内容不断发展,才能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价值劳动价值论价值分配一、对价值创造理论问题的不同表述和实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价值史上的伟大变革。从经济学说史上看,重商主义被认为

2、是经济学的前史,他们把财富的增加归结为流通领域贱买贵卖的结果;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们第一次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如威廉・配第讲9“如果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里,将一盎司从秘鲁银矿采出来的白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但他们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不懂得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是同时进行的,不懂得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所以,在他们那里很多范畴是混淆的,如上面的配第就将价值等同于交换价值或价格;斯密在价值上有三种规定:劳

3、动时间决定、购买劳动决定、三种收入决定;李嘉图无法解决两大矛盾直接导致其体系的解体。在古典经济学之后,政治经济学发生分支:庸俗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家提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到后来的经济学流派的边际分析、心理因素分析等都试图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目的就是为资本家辩护。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为指导当时工人运动的圣经。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社会的政治

4、、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一些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劳动的内容、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政治环境宽松了,在价值理论问题上出现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在活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上,争论较大的是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是否能创造价值的问题,周天勇教授认为,一些智能化的高科技生产手段也创造和形成价值,主要是“人工智能”的一些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服务经营管理中参与价值的创造和形成。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上,谷书堂教授认为,凭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和地租也是合情合理的。对于各种

5、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上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科技、信息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尤以三元价值论为代表,认为商品价值是土地、资本、劳动的三元函数;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有学者认为机器、设备也创造价值。这些不同观点的实质是对劳动价值论中劳动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别。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劳动价值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劳动价值论博大而精深。1.价值的质9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对此马克思是通过分析商品开始的,商品是用来交

6、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两种商品在交换中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它的确定不是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从使用价值来看两种商品存在质的不同,能够交换成功是由于两者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量。例如,一袋米=3把斧头,从使用价值上看二者存在着质的不同,一种是食物,一种是工具,无法进行衡量和比较,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比例关系依据就是因为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7、,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任何劳动从形式上有所不同,包括劳动的工具、手段、对象、结果等都不同,形成一个社会不同种的劳动分工,正是由于不同种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千差万别的商品体来。撇开形式上的差别剩下的就是劳动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就是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首创,从而克服了以往经济学家在价值上的缺陷。2.价值的量9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8、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主要是指生产工具,如现在制鞋都是大机器生产了,你再手工缝做,虽然你用的时间长,只代表你的个别劳动时间长,而不代表你的价值量大。这里的劳动强度主要指劳动的内含量,劳动强度大,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耗费就多,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