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

ID:10074909

大小:4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24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_第1页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_第2页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_第3页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_第4页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吸收能力、企业绩效与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由于吸收能力递增成本的存在,应从新视角来研究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基于知识成本,而不是基于知识积累。以往基于知识积累的线性关系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获取新知识产生的相关成本,在达到某一点之后,增加的速度可能会比其收益增加的速度更快,而且还存在相关知识同化和转换成本逐步上升的可能。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形的曲线关系(非线性关系),即当吸收能力达到倒U形的顶点后,随着吸收能力的继续增强,企业绩效开始下降,最高企业绩效发生在中等水平的吸收能力。关键

2、词:吸收能力创业导向企业绩效曲线性引言近年来,随着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国内外学者们对通过吸收外部知识来提高企业绩效的研究兴趣日见增长。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企业如何获取外部新知识,并将其同化、转换并利用,是摆在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吸收能力、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成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15在过去的20年中,战略管理文献研究主要强调了吸收能力在实现高企业绩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线性关系(CohenandLevinthal,1990;Leonard-Bart

3、on,1995;Tsai,2001;ZahraandGeorge,2002)。以往研究还表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创业导向可作为企业绩效的预测指标。Ahuja(2001)等人认为对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起决定作用的是吸收能力。而创业导向能改进企业绩效,促使企业创新并增强竞争优势。与占主流地位的线性关系相反,本文认为以往研究忽视了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的成本(FossandMahnke,2003;Volberda,Foss,andLyles,2010),夸大了吸收能力的优势,吸收能力的增加可能受到企业财务绩效收益

4、递减的限制。当考虑成本因素时,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在达到某一点之后,将对财务绩效起反向作用。虽然提高吸收能力所带来的成本,可能会因为成功的战略定位而抵消掉一部分。创业导向能够在企业收益开始减少时,通过减缓财务绩效的下降速度,来调节吸收能力和财务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15因此,本文认为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两者之间呈现一种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即在一定的水平下,吸收能力的增强能提高企业绩效,然而,在到达倒U形的顶点后,随着吸收能力的继续增强,企业绩效将开始降低。此外,创业导向能够调节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创业导向在吸收能力

5、水平低时提高财务绩效,在吸收能力水平高时缓和财务绩效的下降程度。而且,较高的创业导向能够在财务绩效减少前就获得较强的吸收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吸收能力的内涵与维度Cohen和Levinthal(1989)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将吸收能力界定为企业的一种学习过程,是从外部环境中识别、同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1990年,Cohen和Levinthal(1990;1994)在《管理科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进行了完善。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认识到外部新信息的价值、同化外部新信

6、息、应用外部新信息,并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15Mowery和Oxley(1995)认为吸收能力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外部技术内部化的一系列能力。Kim(1997,1998)通过研究韩国企业的技术革新,认为吸收能力包括相互关联的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Lane和Lubatkin(1998)提出相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认为对组织学习而言,相对吸收能力比绝对吸收能力更重要。Dyer和Singh(1998)发现识别、同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会受到社会交互作用、合作过程、企业关系的影响。Zahra和George(2002)认为吸收能力能够

7、获得一系列组织惯例和流程,通过这些组织惯例和流程,企业获取、同化、转换和利用外部知识,从而形成动态能力。Lane,Kaka和Pathak(2006)认为吸收能力是通过探索性学习识别外部知识、通过转换性学习内化外部知识、通过应用性学习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Fosfuri和Tribo(2008)建立了外部知识和创新产出模型,认为外部知识溢出不能直接形成创新产出,而是通过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来实现创新产出。(二)创业导向的内涵与维度Miller(1983,2011)认为创业导向表现为:积极从事产品与市场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具有超前认

8、知与行动、主动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等。在此基础上,Miller和Friesen(1983)提出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Covin和Slevin(1989)认为创业导向是企业为了设定目标、维持愿景及创造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种战略决策观念和模式。提出创业导向可通过三个维度来测量:创新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