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ID:10076460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4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4页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原发性痛经入院治疗的患者14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无1例重度疼痛患者,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率为94.29%,优于对照组的52.86%(P0.05),具有可比性。1.2痛经诊断方法临床中痛经根据疼痛程度可分为三度,轻度:为经期或经期前后有明显的小腹疼痛,或伴有腰部酸痛以及膝盖酸痛。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无其他全身症状。中度:为

2、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同时伴有腰部酸痛,以及两腿膝盖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影响日常工作学习,需服用止痛药并卧床休息。重度:为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剧痛,腰部酸痛剧烈,膝盖明显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淋,四肢厥冷,并伴有腹泻,呕吐,甚至晕厥。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本组患者均采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其主要药物组成:芍药30g,甘草10g,白糖308g。服用方法:芍药,甘草共同水煎,后拌入白糖口服。根据患者具体临床主要症型酌情加减药物。1.3.2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进行治疗,其主要药物组成有枳壳12g,香附10g,乌药10g,当归10g,红花2g,赤芍

3、12g,桃仁10g,川穹12g,五灵脂12g,延胡索12g,肉桂3g,干姜2g,甘草5g。水煎剂,每日一剂,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月经来后三天停用,连服三个月。月经量多,色暗色深,同时有血块,可加以益母草,茜草。月经量少,色淡,可加桃仁,红花,不思饮食,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加以白术,山楂,砂仁。四肢寒冷,喜暖,小腹冷痛患者加以乌药,小茴香。神疲乏力患者可加白术,山药。1.4疗效评定标准以给药1个周期后月经来潮时腹痛程度为疗效判定标准,共用药3个月经周期。治愈:月经来潮前及经期均无腹痛;有效:月经来潮前及经期腹痛减轻二分之一;无效:月经来潮前及经期腹痛程度无变化。总有效=治愈+

4、有效。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8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而对照组为5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组别治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n=70)4719494.29*对照组(n=70)7303352.86*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8青春期少女正值生长发育之际,自尊心强,学习环境变换,同时学习任务较之前繁重很多。因此在经期前

5、后很容易产生焦虑等负面心理情况,同时由于初潮年龄在13~16岁,月经来潮时间尚未固定,另外由于处于初潮期,对其相关的卫生知识相对匮乏,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精神紧张。这种负面的心理状况,很容易影响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其心理发育。从而极其容易引发痛经,其中气滞血瘀型患者素体多抑郁,经期或经期前后再为情志所伤,则肝气更为拂郁,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由于月经前或月经时,气血下注冲任、子宫,胞脉,造成壅滞,塞而不通,则为痛经。现代妇产科学认为,痛经妇女精神因素也很重要,常表现为自我调节不良,比较压抑、焦虑和内向,严重痛经者比无痛经者在兴趣情绪等方面更具有女

6、性化特点[2]。故在治疗时应疏肝理气、通调气机,使血海通调,气机畅达,血块排出,瘀滞尽去或减轻,气血通畅则腹痛可愈。  原发性痛经是一类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以女性下腹部周期性疼痛为特征的临床疾病[1]。它可出现在月经前、月经期和月经后[3]。关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由于没有明确的原发器质性疾病,西医主要通过镇痛、解痉以及激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都未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根据中医理论,痛经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即所谓的“不通则痛”[4]。本研究对照组选用芍药甘草汤,其中,芍药甘草汤来源于《伤寒论》之方剂,临床中该方剂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有失濡养所致诸证。

7、本方剂中的君药为芍药,改药物酸寒,具有敛阴养血,柔肝止痛的临床药效;而臣药甘草性味甘温,具有益气健脾,缓急止痛的临床药效。两药相互配伍,可起到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5]。但经临床应用比较结果可见,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但达到治愈效果不甚理想。而观察组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其主要根源则为女性痛8经的根本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气不通,则淤血至,同时本方剂根据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的膈下逐瘀汤的基础加以干姜,肉桂而成。其中,乌药,枳壳,香附理气疏肝,当归补血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五灵脂,延胡索祛瘀止痛,肉桂,干姜行经散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