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

ID:10078223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4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_第1页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_第2页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_第3页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_第4页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食品 关注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注食品关注健康食品营养与食疗论文姓名:黄鑫班级:计091-1学号:200925501145论文题目:食品营养与食疗论文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大事。营养安全的食品是提高国民体力与智力、预防与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普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正文: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哀吾生之须舆,献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东坡.这一绝唱可以说是世人对于长寿的梦寐以求的写真。我

2、们知道能长寿的人必定是身体健康的人。健康是金:是事业的前提,是生命的基础。如今人们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以食为天,食物从很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饱,已经不再是追求,人们更多的是关心,怎样吃才健康,才能养生延年益寿。因此近年来,食疗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中医食疗学更是风靡海内外。祖国医学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息息相关,中医食物疗法则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中医称为“医经”的《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并服之,以补益

3、精气。”强调了饮食营养的治疗功效和恢复健康的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山药、薏米、芡实、百合、赤小豆、大枣、龙眼、蜂蜜等食用药物的治病功效。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特别列出“食治”一门,详细介绍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疗病作用,认为合理而适宜的饮食物是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具有“悦神爽志以资气血”的功效,但必须调养得法,故《千金方》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我国古代的医事制度中,就设有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研究食物烹调方法和疾

4、病饮食调养的“食医”,其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说明我国营养学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食物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组成部分,中医饮食疗法就是按照中医营养学的观点,研究食物的性昧功能和合理搭配以宜于养身、防疾、治病的专门学问。历代医家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充实和完善了临床食物疗法,我们的祖先已了解到机体如果缺乏必需的营养素,可以产生某些疾病,并进行了相应的防治,中医认为药物具有寒凉温热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饮食物亦不例外。食物既能养身,又能治病,作为食物又是药物的有山药、薏米、芡实、百合、龙眼、大

5、枣、绿豆、蜜糖、生姜、葱白等约二十种。中医医学从“医食同源”的观点出发,认为食物只要辨明寒热润燥之性,即有疗病功效,人体有病要先考虑以食物治疗,没有效果再用药物。如外感风寒可饮生姜红糖水,取生姜辛散、红糖甘温以温中宣散、祛除表寒,外感暑湿,口渴溺短者,可用鲜西瓜、绿豆汤、荷叶粥等治疗,梨汁为“天生甘露饮”,用治温热病;蔗汁为“天生复脉汤”,用以救阴液,西瓜汁为“天生白虎汤”,用以解暑热。中医在探讨食物的营养功效和治疗作用的同时,亦讲究机体内的营养平衡和食物品种的合理搭配,脂肪摄入量过多、体内总热量过剩与乳腺癌

6、发病有关;饮食物过咸、吃盐太多,钠元素过剩,会使体液增加,加重心脏和体循环的负担而引起高血压,钠元素摄入过多亦与胃癌等消化道癌的发病有关。因此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合理搭配饮食荤素适宜。同时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中医饮食疗法亦强调“辨证调养”。在性味偏于寒凉、同具清热泻火作用的水果中,梨子擅清肺热,马蹄清胃热,苹果清心热,桑椹清肝热,香蕉则偏于清大肠热。身体虚衰和病后初愈的调养,是促使机体康复的重要环节。此时胃肠薄弱,运化欠佳,切忌粘腻厚味及油炸鱼肉等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对虾等温热食物都不宜食

7、用,而选用容易消化吸收、又有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粥类以调养,是中医饮食疗法的特长。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很不注意事物的搭配同食两种禁忌的食物造成食物中毒。因此在中医食疗学中饮食宜忌是中医食疗的关键。如肾炎水肿期忌盐或过咸食物,糖尿病忌糖和限制淀粉摄入,胆囊炎或胰腺炎忌油腻食物和暴饮暴食;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宜粗粮、水果和蔬菜,胃病宜多吃牛奶和豆浆,老年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等,由此而制订了所谓低盐、低脂、半流食、全流食等食谱。在此基础上中医营养学十分重视饮食物寒热温凉四气与机体体质以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8、,对于热证患者,宜用凉润之品;对于虚寒病者则多用甘温食物,大凡气辛而荤,则性助火散气;味重而甘,则性助湿生痰;体柔而滑,则性通肠便利;质硬而坚,则物食而不化;烹炼而熟,则物服之气壅。如牛肉、鸡肉偏于甘温,阴虚火旺之体不宜多食;马蹄、梨子甘寒生冷,脾胃虚寒患者尤应慎用。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医的了解大大增加,中医食疗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因地制宜填充了我这方面的空白,懂得了很多养生的知识我可以把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