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

ID:1008342

大小:18.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6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_第1页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_第2页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_第3页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_第4页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迁徙自由-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迁徙自由【摘要】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世界各国均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予以保障。建国前,“迁徙”作为一种刑罚而存在,国民没有真正的“迁徙自由”。新中国建立后,尽管对“迁徙自由”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对其作出了种种限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迁徙自由权”亟待实现。【关键词】迁徙;迁徙自由;自由迁徙权利。一、迁徙和迁徙自由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北雁南飞、鱼儿洄游,家燕、杜鹃等鸟类都会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周期性的往返,而大马哈鱼、鳙鱼等鱼类则会发生生殖洄游,这种现象是动物的“迁徙”行为。对于人类来说,所谓迁徙,就是移居或改变住所。

2、故“迁徙自由”即是选择住所的自由。迁徙自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迁徙自由主要指居住自由,是指公民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自由离开原居住地到外地(包括国内和国外)旅行或定居的权利。狭义上的迁徙自由仅指公民在国籍所在国领土内自由旅行和定居的权利。概括说来,迁徙自由共包括三重含义:居住自由、离返任何国家的自由和出入本国的自由。二、自由迁徙权10从宪法学的角度讲,自由迁徙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世界各文明国家往往由其本国的宪法加以确认和保障。宪法中,自由迁徙权是指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土地之上,有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自由,而不受任何形式侵犯的权利。自由迁徙权是公民的一项基

3、本人权,是作为一国公民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选择居住、工作和生活地方的一种身份上的象征;同时,自由迁徙权为宪法所确认和保障,国家应该尽力保障自由迁徙权的实现。三、国外的自由迁徙权发展史世界各国对自由迁徙权的保障通常由本国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加以规定。以最早的成文法渊源来看,对自由迁徙权的保障可追溯到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第42条的规定“自此以后,任何对余等效忠之人民,除在战时为国家与公共幸福得暂时加以限制外,皆可由水道或旱道安全出国或入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有天赋的不可转让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规定首先对迁

4、徙自由作了概括式规定。1791年的《法国宪法》第1篇第2款规定:“各人都有行、止和迁徙的自由”最早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1868年通过的《美国联邦宪法》第14条修正案确立了平等保护原则,其派生的权利之一就是迁徙自由权,联邦最高法院通过该修正案和1969年的“夏皮罗诉汤普森案”最终确立对迁徙自由权的保障。10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宪法普遍对居住和迁徙自由作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例如:《欧共体条约》第18条赋予每位欧盟公民在成员国领土内自由迁移和居住的权利及《欧盟宪法条约》第39条第1款“工人的迁徙自由在共同体内应当受到保护”明确地规定了保护、鼓

5、励和促进个人在欧盟的迁徙自由。四、我国的自由迁徙权发展史在1949年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农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农业人口占全部国民的绝对数量,商品市场经济不发达。传统的乡土观念极为浓厚,在自己固定的土地上劳作生息,人们安土重迁,不愿四处迁徙,自由迁徙权观念薄弱。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缺乏民主、自由和人权传统,法律上不但没有迁徙自由的规定,相反把“迁徙”作为一种刑罚来理解和对待。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才开始逐渐多了一些。1912年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第二章第六条第六款中规定了“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后,袁世凯时代、北洋时代和国民政府时代制定的宪法及宪法性文件中,都明确承认公民有“迁徙之自由”。中共治下的革命根据地也曾制定过多个宪法性文件,对公民“迁徙之自由”的权利做了肯定,例如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三条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迁徙之自由权”。1949年9月2910日通过颁布的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条把自由迁徙作为人民的11项自由权利之一。1954年宪法第90条第2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7、”随着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整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家加强了对社会在各个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为了有效地管理人口流动以适应计划经济的体制,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户口管理登记条例》,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村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用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延续至今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自由迁徙权在中国的消失。五、自由迁徙权的实现1.自由迁徙权

8、实现的必要性。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探索市场经济机制。市场经济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