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

ID:10086918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5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_第1页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_第2页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_第3页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_第4页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_第5页
资源描述:

《(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雖然這是一本出版已久的書籍,但也因有老師的推薦下接觸到它,花了數天細細品味,才發現作者鄭石岩教授,用他在教育界及社會中觀察的教育現象,傳達了許多老師及父母應有的教育態度,更很驚訝地發現,作者用許多貼切的小故事來加深他所要表達的重要信念,希望藉由書中的內容而讓老師及父母能徹底檢視自己對學生或孩子的心態及教學方法,雖然有很多都是大家似乎了然於心的觀念,但在閱讀此書時,卻可以很神奇地可藉由書中文字,有此機會激盪出更多的想法,也讓我在夜深人靜之時,接收書中的訊息好好的省思自己近五年在教育職場的工作,突然發現!有很多大道理,我們是懂的,但並沒有徹底

2、實踐在孩子身上,所以「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希望能從現在開始,好好的激勵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愛心、天天充滿笑容的教師,如此孩子才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健康成長!☆(p.1)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靈仍不免枯萎。à很認同,現今有些孩子的物質生活充裕,食衣住行樣樣具備,但卻沒有人相陪成長,每天面對的都不會是父母的臉龐,所以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孤單的,也對其人格發展有不好的影響。★(p.2)無能的愛往往與野心或貪婪結合,它表現於需索和要求,而不是照顧和啟發。à現今社會中,無論是家長或老師,都會對孩子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從小就希望孩子不要輸

3、在起跑點上,所以天天補習學才藝、加強課業,總希望孩子可以在群體中嶄露頭角;而老師因家長的殷殷期待,或者在升學率的壓力下,一味的灌輸強迫孩子學習死板不實用的新知,讓孩子變成一板一眼的考試讀書機器,常聽到大人們的一句話:「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好!」,這種愛對孩子而言,是種沈重、索求、不堪負荷的愛啊!☆(p.2)今天的教育,最缺乏的是愛而不是設備和資源。à大人們給予孩子應有盡有的書籍、資訊、設備等,但卻忘了陪在孩子的身旁,誤認為物質生活的滿足就可以讓孩子快樂的成長,但卻不難發現,現今有許多高科技設備都變成孩子的「科技父母」,親子間的隔閡日益加深

4、,更無所謂的愛存在了!除此之外,社會上充斥著暴力的書籍、漫畫、電視節目、電影和電動玩具,大人們的短視近利及只希望獲取暴利之下,讓孩子可以藉由許多管道獲得,再加上大人們沒有在身旁,讓孩子產生許多錯誤的認知和行為,這種嚴重的負面代價,我想是無法用金錢來彌補的吧!☆(p.2)你認為學校裡稱職的教師,能夠把孩子教好,有愛心、有責任的教師有幾成?à現今學生在國小擔任教師,常常思考這個問題,什麼才是好老師?我認為在國小階段,是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紮根階段,亦即除了課業之外,小學生的生活常規、價值判斷訓練一定要在學校生活中徹底落實,並且能不厭其煩的對孩子的

5、舉止行為多加鼓勵及指導,也能充分和家長配合,如此才能讓孩子能培養出良善的道德與品格。★(p.3)這幾年來,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師生衝突個案時有所聞,中途輟學的學生增加。à此書是於1994年出版,想不到在現今2007年,經過數波教育改革及有無數的學者專家大聲疾呼重視教育後,作者所提及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更為嚴重,三天兩頭在報章雜誌或大眾媒體就會有駭人聽聞的青少年竊盜或校園暴力,或引發爭議的師生衝突等,不禁讓人質疑:「我們台灣的教育生病了嗎?」☆(p.5)愛是一個人從封閉的自我轉化為開放的自我,所產生的活潑生命力。它使人積極振作,樂於與人分享生

6、活的情趣與經驗。….他人自愛也能愛人,能給自己歡喜和希望,也能給別人歡喜和希望;能主動的成長,也能協助別人成長。(p.99)S.Freud所說:「孩子得到豐富的愛,都將發展成為一位巨人。」à非常認同作者所提及的這段話,再想想現今的孩子,樂觀開朗能時時面帶微笑的有幾人?生活雖然充裕,但畢竟是沒有生命的物質愛,我想要達到作者所提的境界,需要我們大人們的真正無私無所求的愛吧!★(p.9)老師處於與學生對立和敵意的態度下,經常被惡劣的情緒所困,只要孩子犯了錯,就以為頂撞了自己;而每天用揮之不去的成見來看學生,更容易產生自我封閉的獨斷,以致傷害了學

7、生。結果,為師者人格世界的自我功能漸漸有了障礙,對待孩子的心量也就更狹窄、更失去創意,那種境況是教育工作者的陷阱。à覺得這段話可謂是有些老師的心聲,連自己現在教育現場有時候也會如此,雖然自己不會公然懷疑或數落學生,但對某些學生還是會因曾有過的行為而存有偏見,甚至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如此的努力,想要瞭解孩子但卻處處碰壁,因而產生很大的的失落感,進而也產生不好的情緒,漸漸地和學生產生一段無形的距離,如今也聽聞到有些老師已「心死」,每天只要扮演好「教書匠」就好!☆(p.11)愛的存在是無條件的。許多教師把愛與回報(或回饋)混淆;當學生不能以好成績

8、來回饋時,他便失去了教導的熱忱;當學生不能以乖順的態度迎合其觀念或意見時,他就對學生失望;當他不能擔任好班的導師時,就憤怒洩氣。à有點慚愧,自己有時候真的會陷入作者所言的迷思與困惑中。★(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