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

ID:10087566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5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_第1页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_第2页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_第3页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_第4页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颜薄命”的挽歌——《红楼梦曲》赏析   《红楼梦曲》又名《金陵十二钗曲》。“金钗”、“裙钗”原是古代对妇女的指代,而“金陵十二钗”则是《红楼梦》对书中十二个风灵神秀的青年女性的总称。这套曲子出现在全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为“指引迷津”特命十二个舞女演唱给他听的。这套曲子对书中十二个贵族女性的思想性格和身世命运所作的提纲挈领的介绍,在《红楼梦》的整个悲剧构思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   《红楼梦》的读者,没有不熟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的。   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两个对立的典型。她

2、们之间围绕着与贾宝玉的婚姻恋爱产生的矛盾纠葛,也就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对立,是构成全书情节的基本线索之一。但这矛盾所具有的丰富社会内容和深刻悲剧因素,却远非通常的“三角关系”所能比拟。《终身误》和《枉凝眉》两曲,就是她们各自悲剧命运的写照。〔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是拟贾宝玉的口气咏叹薛宝钗的。薛宝钗是一个特殊的悲剧人物。照理说,她“德言工貌”样样俱全,才智也出众,是封建

3、淑女的典范,而“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处世哲学,也使她与那样的环境、社会绝无冲突,相反倒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机会。所谓“金玉良缘”,之说虽是出于癞头和尚冥冥之中的安排,实则反映出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为迫使宝玉尽心“正务”,读书上进,以便继承祖业而在婚姻问题上作出的抉择。曲中称薛宝钗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就是以“雪”“薛”的谐音暗喻她的冷漠和超然,书中还多次以“冷香丸”、“冷美人”、“任是无情也动人”等隐喻来强调她性格的这一特点,我们读到金钏投井,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及

4、抄检大观园等震撼人心的章节时,不难发现她超乎常人的冷静以至冷酷。她对贾宝玉并非全无感情,但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却大相径庭。因此,“金玉良缘”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杯没有爱情的苦酒。尽管薛宝钗能克尽妇道,象传说中的孟光那样“举案齐眉”,几近完美,但贾宝玉仍不能忘情于悲凄而逝的林黛玉,最后怀着不平之意撒手出家,而薛宝钗也不免在孤寂冷落中抱恨终身。薛宝钗的悲剧很难引起人们的同情,却自有其发人深思之处。〔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

5、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曲如泣如诉,表现出宝、黛爱情曲折多难的历程。他们之间那种又要“好”、又要“恼”,越是“冤家”,越要“聚头”的微妙复杂心理,是《红楼梦》读者所熟知的。但林黛玉何以会在恋爱中以泪洗面,却不能仅仅责备她是“小性儿爱恼”。固然,在爱情萌生的初期,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林黛玉却执着而深沉,愈斟情重,以至于求全责备,这种性格的差异曾引起一些误会和风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真挚的爱情有悖于那个时代陈腐的道德观念。

6、苦于无法表白,他们只能以“囫囵不解语”相互试探,“一个在潇湘馆迎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一旦宝玉“诉肺腑”,剖白心曲,误会也随之冰释,他们的性格冲突就让位于第二个更深刻的冲突,即他们的爱情与环境、社会的尖锐冲突了。这时黛玉深感“虽素日和睦,终有嫌疑”,沉重郁抑之情反日甚一日,其间虽有紫鹃为促成他们婚姻进行过勇敢地努力,宝玉也为此激成“痴迷”,但主宰着他们婚姻的贾母等人依然无动于衷。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发展了黛玉忧郁清怨的性格,终于泪尽而亡。从曹雪芹原来的构思看,宝黛爱情不是毁灭于“小人拨乱其间”的阴

7、谋,而是毁灭于封建家长的冷漠。这个悲剧,就是这样在性格和环境的双重冲突中完成的,并在这双重冲突中扩大和深化了它的意义,成为《红楼梦》最打动人心的内容之一。   如果说,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命运,是和她们婚姻爱情的悲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王熙凤的悲剧命运却完全不同。王熙凤是书中刻划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而这些特点都与她的悲剧有关。曲子是这样写她的:〔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

8、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又一度协理宁国府主持秦可卿丧事,集贾府家政大权于一身。在管理家政上她精明强干,不惮辛劳,既威重令行,又巧于应酬,获得了贾母等的宠爱和信任,竭力支撑着这个华阀世家的“虚体面”,“假排场”,但也因此成为家族中房族、长幼、主奴等复杂矛盾的纠结点,使她力拙心劳,四面树敌,上不见赏于翁姑,中不见爱于夫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