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

ID:10088309

大小:1.4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25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_第1页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_第2页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_第3页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_第4页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_第5页
资源描述:

《[編輯]對ciexyz的聯繫 - 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色彩管理基礎--簡介CIE1931圖 在一般色彩管理的討論或是文章中,CIE1931圖是常被拿出來說明的一張圖,通常是提到色域時會用到,但大部份提出者似乎都以為每個人都懂得如何解讀CIE1931圖上的資訊,事實上這張圖卻變成入門都最討厭的事,所以我就藉著版面把CIE1931圖做一個簡介。由於感覺這個東西只能經由實驗的方式進行數學化的動作,經由大量樣本的實驗,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於1931年建立,稱為CIE1931XYZ色彩空間,其最主的圖示就是CIE1931圖。這是其中一個最先採用數學方式來定義的色彩空間,同時設計的非常好,所以到目前為止關於色彩學方面的研究都不斷的用它。肉眼裏

2、有三種感色的錐狀細胞分別是紅、綠、藍,但它們不是感受到單一波長的純色光,而是一定範圍波長的分佈,大致上的分佈如下圖所示,橫向座標是光的波長範圍,縱向是強度,三色分別代表三種錐狀細胞:肉眼將感受到的光譜分佈經由這條反應曲線過濾後,在腦中產生混色的感覺,如果兩個不同的光譜分佈進到腦中混色後產生相同的感覺,人是沒有辦法分辨出它們的不同,舉例來說黃色是可以由紅、綠相混,或是在由太陽光裏過濾出來的純色光,經過適當的匹配成同色時,肉眼是不能分辨的。但這個曲線在古早的年代是沒有辦法量到,於是就有許多對於肉眼反應曲線的模型出現,演變下來就後最常用的就是CIE1931圖。如下圖,它是經由純色光跟紅、藍

3、、綠三純色光混合的顏色做比對,找大量的實驗樣本歸納出肉眼的反應曲線。早期做出來的結果為如下圖CIE1931RGB的顏色匹配函數但因為有負值,在計算上不是很方便,後來又修正成CIE標準色度觀察者XYZ曲線,就是CIE1931圖的計算基準任何一個光譜分佈(顏色)都會經過這三條曲線做如下式加成運算(積分),分別產生XYZ(大小有別,一定要大寫)式中的Y就是肉眼感受的亮度值然再算出x=X/(X+Y+Z),y=Y/(X+Y+Z),於是計算出CIE1931圖上的xyY座標,其中Y代表亮度,只要兩種光譜分佈有相同xy的座標,就可以說它們在肉眼看來有相同的顏色。這個運算對沒數學基礎的人可能感覺有點複

4、雜,這點不是很重要,它整個概念就是如下圖所示,右側是一個光譜分佈,然後經過RGB肉眼的三色過濾器產生出三個值,再利用這三個值做後續的運算。一般CIE1931圖上的顏色只是代表性,並不是我們真正能看到的顏色範圍,圖上馬蹄形的彩色範圍代表肉眼能看到的所有顏色,馬蹄形的週邊分別代表波長從380nm~700nm的純色,愈往馬蹄邊靠近,代表顏色的飽和度愈高。所以我們只要有xy值,就能知道大致上是什麼顏色了。CIE1960彩色空間(「CIE1960UCS」,不同地膨脹的一致的彩色空間、一致的色標、一致的色度標度,一致的色度空間)是另一個名字對於(u,v)大衛構想的色度空間MacAdam。[1]C

5、IE1960UCS不定義了一個光亮或輕微組分,但是或輕微索引相似與CIE1964彩色空間的W*有時使用XYZ彩色空間的Y三色值。[2]今天,CIE1960UCS主要被用於計算被關聯的色溫,等溫線是垂直的對Planckian所在地。作為一致的色度空間,它由CIE1976UCS代替了。Judd確定一個更加一致的彩色空間可能由CIEXYZ三色值的簡單的投影變革找到:[3]Judd是使用此種變革的第一個,並且許多其他是跟隨。轉換這RGB空間成chromaticities一發現[4]Judd的UCS,與Planckian所在地和等溫線從1,000K到10,000K,垂直對所在地。Judd然後翻

6、譯了這些等溫線回到CIEXYZ彩色空間。或者相等地(為比較目的以等式跟隨):碎石計算目的被簡化的Judd的UCS:CIE的色度學委員會考慮了碎石的提案在它的第14個會議在布魯塞爾用於更加感知的均一比渴望的情況(x,y)色度空間,[5]和正式地採取了它作為標準UCS下一年。[6][編輯]對CIEXYZ的聯繫CIE1960UCS,亦稱碎石(u,v)色品圖。CIE1976色度空間(一)、CIE1976L*a*b*色度空間及色差公式從一開始研究色彩學,人們為了使色彩設計和複製更精確、更完美,為色彩的轉換和校正制定合適的調整尺度或比例,減少由於空間的不均勻而帶來的複製誤差,在不斷尋找一種最均勻

7、的色彩空間,這種色彩空間,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上相等的幾何距離在視覺上有對應相等的色差,把易測的空間距離作為色彩感覺差別量的度量。若能得到一種均勻顏色空間,那麼色彩複製技術就會有更大進步,顏色匹配和色彩複製的準確性就得到加強。從CIE1931RGB系統到CIE1931XYZ系統,再到CIE1960UCS系統,再到CIE1976LAB系統,一直都在向"均勻化"方向發展。CIE1931XYZ顏色空間只是採用簡單的數學比例方法,描繪所要匹配顏色的三刺激值的比例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