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

ID:1008869

大小:8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06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农业(1)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2)经营方式: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3)耕作方式: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唐朝出现的曲辕犁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4)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土地国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5)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以家庭为单位除此之外,还有分散性落

2、后性封闭性古代水利工程典范:战国: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上,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郑国渠: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所建;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其它水利建设概况夏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如大禹治水。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秦汉:灵渠、王景治黄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经营模式(或形态)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社会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封建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用品;武器等军用品不在市场流通夏商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

3、自主经营供民间消费产品主要在市场上流通明朝中期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向政府交纳赋税基本上自给自足,剩余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自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重◆“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1.“工官”15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直到明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才占主导地位。2.优缺点:⑴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⑵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⑶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⑷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⑸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

4、缚。2、古代纺织业——三大部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3)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技术扩展到闽粤地区;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棉料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4)明代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古代冶金业:青铜器:商周鼎盛。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发明块炼生铁和块炼铁技术战国:有钢剑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南北朝:灌钢法供风形式演变: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4、古代陶瓷业:(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有

5、黑陶,白陶,彩陶,唐三彩(3)瓷器:商代:有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秘色瓷宋代:涌现一批名窑,江西景德镇水平最高元代:青花瓷和釉里红明代:斗彩瓷和五彩瓷C、清朝:粉彩和珐琅彩。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第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产生时间看)第二: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从经营模式上看)第三: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从经营方式看)第四:长期领先于世界,不仅供国内消费,而

6、且远销海外。(从地位上看)第五:经济中心南移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从分布地区看)第六: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1、有关市的发展:(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夜市繁盛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5)宋代:“市”15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也较完备;(6)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出现徽商

7、和晋商。2、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第一: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第二: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商品市场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第三: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第四: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第五:城市商业经济发达。第六: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如晋商、徽商。第七: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表现:⑴重视农业: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