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ID:10089847

大小:69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25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_第1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_第2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_第3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_第4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案设计设计者:大连育明高中唐英姿教案组成: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第二部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第三部分:讲授新课第四部分:回顾小结第五部分:巩固练习第六部分:布置作业10第一部分: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2、中共“三大”3、国民党“一大”4、新旧三民主义5、新三民主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6、黄埔军校的建立二、思想教育目标:1、国共双方实现第一次合作,是在正确认识、分析当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双方共同的对中国革命的强烈责任

2、感和使命感决定的。使学生认识: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仁人志士曾百折不挠,付出巨大的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而激发学生为国效力的责任感。2、使学生认识: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方针、实现、意义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历史概念的能力。2、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异同,认识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3、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重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难点:对国共合作原因的理解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设备:投影仪、自制投影胶片、相关历史录像、图片板书设计:(后附课件)第六章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国共合作的原因1、共产党:2、国民党:3、共产国际:二、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中共“三大”中共“三大”:1923广州内容:意义:三、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101、时间:1924广州2、内容:3、意义:四、黄埔军校的建立第二部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时间:2分钟)(

4、投影仪放《国民党“一大”会场》图片)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大屏幕。历史照片的珍贵作用,在于它能够真实地记录下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那么,看了这张题为《国民党“一大”会场》的照片之后,结合初中所学的知识,,谁能告诉我们,国民党“一大”是哪一年召开的?解决了什么重要问题呢?(生答:1924年解决国共合作问题)很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解决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重要问题。那么,国共两党为什么合作?国共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国共合作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将产生那些影响呢?这些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讲授新课(时间:35分钟)一、

5、国共合作的原因1、内因(1)共产党方面:国共双方进行合作,绝不是突发奇想,一时冲动,而是正确认识、分析了当时国情的基础上,双方共同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定的。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二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旧知识,归纳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在帝国主义策动下,军阀混战继续扩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那时,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0提问: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为实现人民的愿望,做了那些斗争?结

6、果如何?中共从中吸取了那些教训?(引导学生回忆、回答)教师归纳:中共“二大”后,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是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镇压。“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需要同其他党派进行合作。当时的中国有许多政党,中共为什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回答)这是由国民党自身的优点决定的。第一,因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第二,当时的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提问:为什么?)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创立了民国,后来由在

7、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军阀势力而奋斗。第三,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第四,它的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同他合作。(2)、国民党方面:事实上,国民党内部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在关键时刻它的领导人孙中山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伟大转变。(提问: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孙中山一生进行了那些斗争?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回答)教师归纳: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结果是接连的失

8、败。教师强调指出:这些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革命一再破坏,国民党内部成分复杂,脱离群众,没有革命武装。他说:“国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