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ID:10091390

大小:17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5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1页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2页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3页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4页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蒲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第I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攫取(jué)蹩进(bì)誊写(téng)面面相觑(qù)B、打烊(yáng)惬意(qiè)弥留(mí)恬退隐忍(tián)C、忖度(cǔn)杜撰(zhuàn)饿莩(piǎo)罄竹难书(qìng)D、盗跖(zhí)罪愆(qiān)伺候(sì)流觞曲水(shā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惶惊慌失措委曲委屈求全B、狼籍声名狼藉变幻变换无常C、直截直接了

2、当倍道背道而驰D、犄角掎角之势毕竟必恭必敬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司马懿非等闲之辈②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B、①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②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C、①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②年方二十,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D、①老栓,就是运气了你②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海湾战争中幸免于难的伊拉克境内的一所硕果仅存的伊斯兰教教徒朝会的清真寺,前不久毁于宗教之争的战火。B、马谡屯军山上,自以为“凭高视下,势如破竹”,

3、其实是如履薄冰,为街亭失守埋下了祸根。C、陆虞侯等人在店中窃窃私语,这让在阁子后偷听的李小二不知所云。D、“两会”代表齐聚北京,为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国计民生大问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12A、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人为之悲与喜,为之死与生,为之降与升。看似荒谬怪诞的故事,却浸透着作家多少喜怒哀乐、悲愤与无奈!B、《柳毅传》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间的悲欢离合。这篇唐传奇尽管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却将人物刻画得鲜活传神。C、在日益重视积累、重视素养的今天,这样一本读物的确如一缕春风、

4、一眼清泉、一线阳光,将古朴而清新的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散在莘莘学子心田。D、要能准确把握《桃花扇》的主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深入了解孔尚任作曲时的思想感情。6、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A、我国明代“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金瓶梅》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为兰陵笑笑生。B、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是其中的代表作。C、戏剧、小说、诗歌、散文构成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

5、清传奇。代表元杂剧最高成就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清传奇代表作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D、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角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两支曲子和范仲淹的《苏幕遮》词,回答7、8两题。[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迍的行,车儿

6、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7、下列对曲、词句子的赏析不正确一项的()12A、“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运用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深秋景象勾起主人公的离别情绪。B、“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由爱生怨、由怨而恨

7、、爱恨交加的复杂思想感情。C、“碧云天,黄叶地”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秋景,表现了秋天的寥廓苍茫、衰败零落的特点。D、“黯乡魂”句意为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悲伤,化用了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句子,强化了思乡之情。8、对《长亭送别》与《苏幕遮》比较赏析,分析不当的一项()A、《端正好》与《苏幕遮》的前两句均点明时令,高高的天穹里,云彩呈现出湛清的颜色,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败落的黄叶,从而点染出送别的凄凉氛围。B、《苏幕遮》的上阕收束由写景转到写人,由眼中所见写到目力之外,实中含虚,“无情”反衬出人的

8、感情的深浓。《滚绣球》以途中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C、词的下阕末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极言愁苦之多,酒未浇去愁苦,反倒使人倍加伤情。曲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作者的自问自答,是说经霜的树林是被莺莺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D、《端正好》开篇化用《苏幕遮》前两句,实际是取《苏幕遮》“别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