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原子之一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

ID:10094929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5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_第1页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_第2页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_第3页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_第4页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示例原子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示例:原子之一教学目标  1.理解原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的相互关系,能用分子、原子观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2.了解原子的构成。记住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明确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概念的形成。难点: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第一课时 原子的概念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分子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并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等概念。我们知道分子是很小的,那么,分子还能再

2、分吗?〔讲解〕我们曾学习了:1.氢气+氧气水就是氢分子与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水分子。由此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它的构成要发生变化。〔设问〕分子的构成怎样变化呢?〔讲解〕以红色的氧化汞粉未受热分解生成银白色的汞和氧气为例。氧比汞是由许多氧化汞分子构成的。当它受热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为更小的氧微粒和汞微粒,这些微粒重新组合,即每两个氧微粒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微粒组合成了大量的氧分子,并聚积成氧气;而大量的汞微粒则重新聚积在一起组合成金属汞。氧化汞分子的“分”与“合

3、”的示意图(见课本)。〔设问〕从上面的形象图示来看,在上述化学变化中,氧微粒、汞微粒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了吗?若未变,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讲解〕显然在上述化学变化中,这些微粒的种类、数目均未发生变化,反应前的氧微粒、汞微粒与反应后的氧微粒、汞微粒在种类、数目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发生了这些微粒间的重新组合,组合的结果是使氧化汞变成了金属汞和氧气。〔结论〕我们将上述反应中的氧微粒、汞微粒叫做氧原子、汞原子。〔板书〕一、原子: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提问]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阅读〕阅读本节教材的

4、相关段落。〔板书〕2.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体积质量都很小(2)原子也在不停的运动。〔简述〕教材中的图说明原子的真实性。〔提问与小结〕原子与分子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在构成物质上有何异同。〔展示〕“分子、原子概念对比表”  〔讲解〕一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水等,这些分子则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和稀有气体等。〔课堂练习〕略。〔评讲〕指出错误,给出正确答案。〔作业〕1.回忆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原子后的练习题教案说明本节课可对比分子的概念,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好构成

5、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讲解时,应重视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形象图示。若条件许可,最好采用投影仪(或磁性黑板),用硬币或小圆纸片代替原子,即可很好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情况。通过讲解分子的“分”和原子的“合”,得出原子的概念,并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如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对有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学习(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能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运用分子和原子观点解释水、酒精、氦的组成。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

6、质。〔引入新课〕原子能不能再分呢?〔讲解〕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却不可再分。如果用其他方法,原子能不能再分呢?事实证明,原子在其他条件下仍是可分的。〔设问〕原子可分成什么微粒?即构成原子的微粒是什么?〔板书〕二、构成原子的微粒〔讲解〕原子构成发现的简单过程。近代原子学说→电子→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带正电的原子核〔英〕道尔顿创 〔英〕汤姆生发现         〔英〕卢瑟于1911年立于1803年    现于1897年         提出原子核型

7、说→不带电的中子→带正电的质子〔英〕查德威克1932年证明 1932年后,〔苏〕、〔德〕科学家提出(上述原子构成发现过程图示,可于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投影)。近代原子学说创立于19世纪初,直到19世纪末,近百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历史发展到1897年,美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不带电的原子中居然含有带负电的更小微粒——电子时,原子不可分的神秘面纱开始揭去。原子呈电中性,而原子中的电子却带负电,原子中必然还有带正电的微粒,而且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必等于那种带正电微粒所带的正

8、电量,沿此思路,1911年,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一步提出了原子构成的核型学说(或“行星系式”原子模型),认为原子的构成就象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等量负电荷的电子构成,且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的圆周运动,卢瑟福还大胆预言了原子核仍是可分的。此预言,于1932年被他的学生,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用实验证明,原子核中还有更小的微粒——不带电的中子(此发现被称为核物理及其应用历史上的一块闪光的里程碑。可简单介绍一下中子的特性及应用)。正是由于中子的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