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

ID:10096644

大小:516.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5-25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1页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2页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3页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4页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空调自控系统研究与设计系部:电气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姓名:杨欣班级:09232学号:指导教师:李建兰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2年5月15日3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生产及办公的环境要求也日益曾长了,而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就给人们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空调自动化程度决定着智能楼宇建筑的科技水平高低。所以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本论文的作用就是介绍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自控系统时的一些方案。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空调的原理,并结合一些原理图更加直观

2、的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本论文介绍了空调的自动控制方案以及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本论文还通过一些烟厂实际工程的空调自控系统来详细的介绍空调自控方案设计。关键词:空调原理监控系统空调自控系统水系统30目录第1章绪论61.1空调系统的研究意义61.2空调系统的发展状况6第2章空调的原理及组成部分72.1空调基础知识72.2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72.3空调系统的分类92.3.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92.3.2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工作介质分类102.3.3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10第3章空气调节的制冷机组113.1制冷机组分类113.1.1电驱动的压缩式制

3、冷机113.1.2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123.1.3各种类制冷机特性及其单机容量比较:123.2制冷机组的原理及其构造133.2.1液体气化制冷法方式一:压缩——膨胀方式制冷原理(氟利昂制冷)133.2.2液体气化制冷法方式二:蒸发——吸收方式制冷原理(溴化锂制冷)153.3吸收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循环过程153.4发生过程163.5冷凝过程163.6节流过程163.7蒸发过程163.8吸收过程163.9热交换器16第4章空调的自控系统的设计174.1空调自控系统各个单元的设计原理184.2空调自控系统的监控184.3下位机、上位机与网络控制器194.4某烟厂设计方案204

4、.5被控设备及被监测控制点204.5.1空调机组1台204.5.2模拟量输入(AI)204.5.3开关量输入(DI)204.5.4模拟量输出(AO)214.5.5开关量输出(DO)214.6控制器/电动阀及执行器选择214.6.1空调DDC控制器:214.6.2彩色液晶触摸屏:214.6.3电动阀及执行器选型(根据甲方空调机组招标书提供参数):224.7空调机控制方案224.7.1温、湿度检测22304.7.2电动阀阀位检测224.7.3风机电流检测及耗能统计234.7.4执行机构234.7.5压差检测234.8控制方法234.8.1温、湿度控制244.8.2温、湿度控

5、制的理论策略(卷烟厂多工况恒温恒湿控制软件)244.8.3新风门控制244.8.4防凝水控制244.8.5手动操作244.8.6空调机的起、停254.8.7风门运行规律254.8.8滤筒反吹控制254.9空调系统安全防火智能监控254.9.1手动试验功能:254.9.2防火温度整定功能:264.9.3报警的检测与处理264.9.4变频(变风量技术)控制264.10通讯28结论29谢辞30参考文献3130第1章绪论1.1空调系统的研究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楼宇、厂房的空调自控系统也迅猛的发展起来。并成为21世纪的主流。所谓空调自控就相当于给空调加上“灵魂”和一个

6、大脑,以提高生活和生产环境,给人们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空调自控系统在各行各业、各种办公楼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在空调自控系统中,通过对空气的纯净度、湿度、温度、流速等的处理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据统计在楼宇建筑中空调的能耗占60%左右,为使空调系统运行效果达到最佳,并且更加节能环保。因此空调系统研究有很大的经济效应。1.2空调系统的发展状况伴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世界上HVAC系统的控制从五十年代就采用气动仪表控制。六十年代改进为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七十年代采用专用微型计算机进行集中式控制。直到1984年,美国哈佛福特市第一栋采

7、用微型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的大厦出现,标志着智能建筑的开始。集散式控制(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目前以趋于成熟。作为控制系统中的单元控制器,国内外主要采用PID控制,因其控制简单,成本低、技术较成熟、易于实现、参数方便调整。在空气调节中应用较为广泛。1982年shavil和Brandl等对由控制阀门和控制器实现空气湿度、温度控制做了研究。1984年shavil和Brandl对PID控制的废气温度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做了仿真研究。1995年kalman等人将PID控制用于压缩机和蒸发器的电极速度调节。以实现制冷去湿,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PI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