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之探究

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之探究

ID:10099047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之探究_第1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之探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之探究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世彤现代主义文学,亦称现代派文学,就其理论建构而言,它没有统一的模式,不是统一的文学流派,而是二十世纪以来欧美各个文学流派及众多观念的集成组合。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初现于一战以后,二十年代确立,并风靡一时,形成第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流派、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影响波及范围很广,因而形成第二个高潮。二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在理论和创作上有着不同于以往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故有人称之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孕育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

2、达到颠峰,它盛极而衰,并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接近甚至结合的趋势。本文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和条件。一、社会根源现代主义文学是欧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战后科技突飞猛进,物质财富剧增,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产物。二战结束后,欧美政府鼓励经济自由发展,集中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仲裁集团利益,处理国际政务,扩大机构,干预经济分配和大众生活。大众与官僚机构之间矛盾日益加大,政府承诺与大众对自由、民主、人权的追求和期望相去甚远;人们对权利中心表现出怀疑,并开始以自由、平等、

3、人权的理论向官僚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发起攻击。原来的现代派作家就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倾向而言,大都属于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生活在两大阶级,两大社会势力之间,而现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遭到代表大众的以平等自居的后现代主义者的猛烈攻击。政治和阶级矛盾。给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后现代主义所处的社会以进入到后工业时代,而后工业时代面临的中心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人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老话题,又一次以新的历史面貌与专制、等级、罪恶发生新的冲突,后现代主义者在这场冲突中既是目击者又是参与者,他们反对一切专制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用

4、非理性、非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向现代主义和传统宣战,并竭力寻求未来方向。二、哲学基础任何一种文学思潮、流派的出现,总是与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起催化作用的是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其中以柏格森、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的思想学说影响最大、最深、最直接。柏格森(1859~1941),法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和喜剧理论家,192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笑——论喜剧的意义》(1900)、《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的进化论》(1907)、《关于时间、空间和生命的思考》(1929)等。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源既非物质,也非精神

5、,而是所谓“生命的冲动”,所以他的哲学被称为“生命哲学”。生命是心理的东西。因此生命是精神意识的同义词。他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绵延”和“生命冲动”,宇宙间的一切,无论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都是由神秘的“生命冲突”派生的。“生命冲动”派生万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即生命冲动的向上喷发,它产生一切生命形式;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往下坠落,它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事物。“生命的冲动”的过程无规律可循,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把握,直觉是生活,即能反省的实在和直接的生活,所以本能比理智和科学更接近生命。柏格森的哲学和詹姆斯的心理学

6、成为意识流作家创作的理论基础,并对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荒诞派戏剧产生了一定影响。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一位存在主义大师,著有《存在与时间》(1927)、《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道》(1953)等。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法国存在主义杰出的代表人物,早年受过良好教育。1980年去世时,巴黎有十万人参加他的葬礼,另外,在许多国家几十万人自动为之默哀以示悼念。他的哲学代表作有《想象》(1939)、《想象心理学》(1940)、《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

7、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等;文学代表作有《恶心》、《墙》和《自由之路》。五十年代之后,存在主义越过大洋传到美国。并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存在主义可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现在我们所说的存在主义,通常是指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三点:第一,存在先于本质,亦即人的自由先于本质,自由不是人的某种性质,而是与人的存在不可分割的东西,所以人被判定是自由的,人的本性是自由的。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具体的自由,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因此,人越是处于逆境,就越能体会到

8、自我的存在,越需要自己去进行选择。人的自由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都应该进行自由选择,根据判断作出决定,对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