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及去大脑僵直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及去大脑僵直

ID:10100397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及去大脑僵直_第1页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及去大脑僵直_第2页
资源描述: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及去大脑僵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及去大脑僵直生科一班<40508050>古丽米热。艾海提一目的要求1.学习哺乳动物的开颅方法。2.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反应。3.学习去大脑以及观察去大脑僵直的反应。二动物与仪器家兔、常用手术器械、咬骨钳、骨钻、止血钳、剪毛剪、银丝电极(单电极)、兔固定箱、兔体手术台、石蜡油、20%氨基甲酸乙酯、竹片刀、生理盐水、棉球、棉线。三方法与步骤一)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1.取一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g/kg体重),将其麻醉后腹位固定于手术台上。用剪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眉间至枕骨纵向切开皮肤,沿中线切开骨膜。

2、用手术刀柄自切口处向两侧刮开骨膜,露出额骨及顶骨。用骨钻在一侧的顶骨上开孔后,将咬骨钳小心伸入孔内,自孔处向四周咬骨以扩展创口。向前开颅至额骨前部,向后开至顶骨后部及人字缝之前(切勿掀动人字缝的顶骨,以免出血不止)。2用眼科剪小心剪开脑膜,暴露脑组织。将温热生理盐水浸湿的薄棉片盖在裸露的大脑皮层上,防止干燥。3放松动物四肢,用棉球吸干脑表面的液体。将无关电极固定在头部切开的皮肤上,先用刺激电极接触皮下肌肉,调节刺激强度。以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强度及25-30次/秒的频率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观察躯体肌肉活动的反应。绘出大脑半球背面观的轮廓图,标出躯体肌

3、肉运动的代表点。二) 去大脑僵直1.继续向后开颅,暴露大脑半球后缘。2.松开动物四肢,左手托起动物下颌,右手用竹片刀轻轻拨起大脑半球后缘,看清四叠体的部位,于上、下丘之间垂直插入竹片刀,切断神经联系(如果部位正确,动物突然挣扎,此时切勿松手,应继续使竹片刀切入颅底)。3.将动物侧位置于手术台上,数分钟后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四实验结果1、大脑脾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观察结果通过测试,我们找出的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激为1.2v,用该刺激强度去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我们找到了耳动区。2、去大脑僵直实验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失误,使我们的后续实验去大脑僵直无法完成

4、,于是我们观察其他小组的实验。切断上、下之间脑干的去大脑动物表现为头后仰,尾上翘,四肢中前肢相对僵直,后肢未呈完全僵直状态。五结果分析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躯体运动机能的高级中枢,电刺激该区的不同部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运动。从中脑的四叠体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由于神经系统内,中脑以上水平的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中脑以下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相对加强,因此出现了伸肌紧张亢进的现象。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的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实验中,由于我们首次操作,对许多技术不是十分熟习,使我们在开颅时

5、,骨钻不小心损伤大脑;咬骨钳咬骨时,可能损伤了血管,导致血流不止,这对我们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观察其结果造成了严重影响,后来由于去大脑僵直实验也无法实施。本次实验在其他小组观察到的去大脑僵直现象,家兔后肢现象不明显。切断脑干后僵直现象不明显可能是因为:①麻醉过深导致僵直现象较弱或不明显;②切断水平过高会使僵直现象不明显;③去大脑僵直发展过程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切断脑干几分钟后才出现六注意事项1.为了保护脑组织和避免出血,不要损伤硬脑膜2.刺激时要避免电极对脑组织的损伤3.刺激强度不宜过大,刺激应持续一段时间4.注意勿伤及正中失状窦和横窦5.本实验麻醉不宜

6、太深,以免影响结果观察6.竹片刀刺入脑干时,勿使其向后损伤延髓使动物死亡7.麻醉动物时,要把氨基甲酸乙酯缓缓注入耳缘静脉,过快会使动物死亡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