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

ID:10101794

大小:3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5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_第1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_第2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_第3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_第4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家庭教育中批评孩子的艺术要想让孩子成才,就要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在挫折中磨炼自己,培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最终形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国外的“磨难成才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美国,孩子1岁以后,基本上是自己吃饭。父母把孩子固定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面前,让孩子用小刀小叉自己动手吃饭,绝对看不到父母端着碗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景。孩子稍大一点,就让他们生活自理,一旦成年,便从经济上“断奶”,迫使他们自立于社会。  在日本,对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一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孤岛或森林里

2、,常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既无粮又无水的境地,安营扎寨,寻觅野菜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日本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德国,有一项要求孩子做家务的法规,其中严格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诸如修整草坪之类的劳动。  和这些国家比较起来,可以看出,我国的家庭教育是有缺陷的:一是缺乏阶段性,少儿教育成人化;二是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孩子往往只会说不会做;三是只注意智

3、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殊不知,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这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优越的生活容易使孩子懒惰、意志不坚强,还会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挫折教育这重要的一课:  ▲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  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都替他安排得妥妥当当,他就不会对这个世界有真正的了解,将来就很可能会碰大钉子。正如鱼儿生下来就要在水中闯荡一样,如果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该走的弯路要让他走  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踏踏实实地走,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线念念不忘。  ▲该受的苦累要让他

4、受  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去珍惜,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其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西方一位哲人认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父母手中。因为社会的未来是由新生代决定的,而家庭作为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父母承担着造就未来的重伤。1、家庭批评教育中的几种模式目前,父母在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树立型。调查结果表明: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与孩子产生对立的因素大致有两种情况:a.子自身的素质较差,父母批

5、评得对也不接受,从而激起父母的反感,形成对立情绪。b.父母态度生硬,要求苛刻,使孩子难以接受,形成对立情绪。(2)逼供型。在批评教育中,有些父母图省事,既不调查,也不了解,靠威吓来解决问题。(3)辱骂型。有的父母在感情冲动时,一时无计可施,但又顾及自己的面子,于是出言不逊,刺伤孩子。(4)体罚型。有的父母为显示自己的威严,动不动就体罚孩子。(5)冷落型。有时候孩子犯错误并不大,父母为了让孩子“忏悔”自己的过失,孩子即使已经承认了错误,父母还是冷若冰霜地对他说:“我不是你爸妈,甭理我!”等等。2、如何认识孩子的淘气孩子淘气,常常是儿童挨批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淘气在中国人眼里就是顽皮,是一

6、个贬义词。其实儿童淘气,也是聪明好动和活泼可爱的表现。一般来说,随着儿童的身心发育,他们会越来越渴望独立地参加社会活动,但是,这双常常与他们的实际能力发生矛盾,尽管他们年龄小,经验不足,但是他们又不愿意事事去依赖大人的帮助。这是孩子淘气的主要原因。“淘气”是多种多样的,专家把他们归结于两种表现形式。(1)一种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表现为爱动脑筋,有心眼,目的性强,反应灵活,不轻易冒险。这类型的孩子,有的表现为容易兴奋,好动,目的性差,有侵犯行为,粗枝大叶;有的表现为固执已见,不听劝告。(2)另一种是内省型的,表现出安静、幽默、隐蔽、含蓄等等。尽管孩子淘气会给大人添加许多麻烦,其实淘气蕴含着

7、儿童的探索力和创造力。例如:当孩子在玩打仗时。被用泥团制成的“手雷”炸得浑身尘土的时候。甚至,有的孩子父母刚刚买来的电动玩具拆得四分五裂。这些往往被大人视作恶作剧,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极大地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应变力和创造意识。当然,孩子的淘气也并不是一律是对的。“儿童‘淘气’中的危险因素,需要成人去教育和引导。”3、孩子做错了事,怎么办孩子还小,做事还不老练成熟,这是孩子的特点。因此,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但是,并不是孩子做错了事情,就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