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

ID:10101829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5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_第1页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_第2页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_第3页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_第4页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写作”课程自测题(四)一、填空题1.民事起诉状通常是由、和组成的。2.民事起诉状的正文主要包括、和证据三方面内容。3.科学研究的课题有两大类:一类是性研究课题;一类是性研究课题。4.获取论文资料的基本途径有、、、。5.一份完整、规范的论文写作提纲,应由、和等几个项目构成。6.论文的标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揭示的标题,一种是揭示的标题。7.按其自身特点的不同,可将文摘分为以下几类:(1)性文摘;(2)性文摘;(3)/性文摘。8.提要的写作要点有两个:一是;二是。9.综述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二是。10.按照综述所描述的对象的不同,

2、可以把常用的综述分为三种:(1)性综述;(2)性综述;(3)性综述。11.述评主要应当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二是。二、名词解释1.民事起诉状2.民事上诉状3.行政诉讼法律文书4.学术论文5.学术情报6.文摘一、简答题1.简述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2.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是什么?3.简述选取论文写作材料的原则与标准。4.简述论文构段的要求和方法。二、运用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评析下面这篇学术论文。提示:(1)既可以从学术论文的特点、选题、取材以及结构程序等几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只从一个角度,就其一个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2)既要注意运用自己

3、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又要注意结合文章实际;(3)分析要有条理,要能自圆其说。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钱伯海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著名诗篇《蜀道难》中有句名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难攻易守,即使一人守关,万人也别想攻进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但要深化认识,就会碰到“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关卡。然而,这个关卡是人为的,它导源于长期存在的理论扭曲。扭曲不克服,就存在逻辑性障碍,无法解释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能创造价值,并创造更多价值;要

4、按资本、按技术要素分配,在分配上作适当倾斜,就缺乏理论依据,从而形成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下面谈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欢迎同行专家给以批评指正。(一)价值是商品二因素的一个因素,不创造使用价值就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相对应,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精髓和重大发现。价值作为商品二因素的一个因素,它依附于特定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因此,研究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其前提条件是要生产性劳动,它制造产品(含劳务

5、),创造特定的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讲创造价值。一般讲产品就代表该产品的使用价值,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马克思把劳动产品分成两大部分----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价值是抽象劳动时间的物化,那制造必要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必要产品价值,简称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制造剩余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剩余产品价值,简称剩余价值。必要产品是必要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必要产品,就没有必要价值,同样剩余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剩余产品,就谈不上剩余价值。在同等规模水平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剩余产品的数量愈多,剩余价值的数额愈大,则是经济技术愈发达、愈

6、先进的标志和反映。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需要进行量的考察,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1.价值总量。它等于劳动总量,只要劳动人数不变,劳动时间长度不变,价值总量就不会变化。价值总量=劳动总量=劳动人数×劳动时间长度2.价值个量。即单位产品价值量,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即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同等劳动时间内制造产品的数量愈多,那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相应地缩小,二者成反比例变化。3.价值构成。即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构成比例。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即生产劳动力所需生活资料所费的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指生产剩余产品的劳动时间。按照剩余产品

7、形成原因的不同,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细分为三种——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其中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的。在同等生产规模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愈高,剩余价值愈大,也就是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变化。马克思正是这样阐明它们之间数量关系的,指出:“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降低而降低”。①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需要区别“增加”与“创造”两个有关而又不同的概念。对于价值来说,增加与创造完全不同,而且相互对立。讲价值增加就不

8、能讲价值创造,讲价值创造就不能讲价值增加。价值增加一般对价值总量而言,增加劳动人数和延长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总量增加了,则价值总量就会相应地增加,此称价值增加,但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