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ID:10102100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5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迸溅(bèn) 孱头(càn) 猥琐(wěi)B.灼灼(zhuó) 不禁(jìn) 忏悔(chàn)C.笼罩(lóng) 一摞(luò) 琼浆(jiàng)D.怆然(chuàng) 决眦(zì) 哆嗦(duō)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枯槐 遗撼 矜持 轰轰烈烈B.繁密 幼稚 伫立 垂垂墓老C.赤裸 黑

2、枯 瞬息 祸不单行D.涉足 萋萋 幽寂 感人致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古诗文里    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读《望岳》,只有理解作品内容,

3、走进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B.柳州新闻网举办的《纪念汪国真读诗会》邀请了我市部分诗人、诗歌爱好者、小记者参加,柳

4、州市龙城语言艺术社的成员现场读诗。C.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6.古诗名句默写。(6分)(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4)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

5、树的勃勃生机,正所谓“          ,         ”。(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 7.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去旅行。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旅行知识,更充分地享受旅行的快乐,学校开展了“潇洒走四方”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代人就已经了解旅行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许多诗人都有过旅行的经历,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请写出其中一首与大家分享。(2分)(2)随着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怎样才能减少以至杜绝这种不文明

6、的现象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3)有人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8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 的景色。(2分) 9.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奇在何处。(3分)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

7、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7分)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 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12.请简要分析第三、四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槐  花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

8、,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④“真好看啊!这真是奇迹!”⑤“什么奇迹啊?”⑥“你们这样的花树。”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