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建议

最大的书教学建议

ID:1010313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最大的书教学建议_第1页
最大的书教学建议_第2页
最大的书教学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最大的书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最大的“书”》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学生把所思、所想、所知道的说出来。创设“伙伴合作学习”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抒发。1.初读预习。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2.互相交流。(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

2、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3.同桌向集体汇报。(1)开火车认读生字。(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4.写字指导。(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王”。“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2)写美观

3、。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二)朗读感悟本课以人物对话为主,教学时可以采取“角色体验”的方式,去读、演、悟。1.问中读。“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2.读中学。(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吧。(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

4、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3.演中悟。(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三)积累运用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

5、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2.词语积累。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3.本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比较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不同的语气。如:问句:(1)哪里有书啊?(2)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3)这能说明什么呢?感叹句:(1)它们都是字呀!(2)太好了,太好了!(3)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四)实践活动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

6、样的感觉。二、教学设计举例片断:抓课题特点,引读激趣,培养边读边想、自主读书的能力1.课题中“书”字为什么加个引号呢?指的是什么?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快。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