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

ID:10106632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5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_第1页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_第2页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_第3页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_第4页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未来演变    关于金融危机的原因,国际社会已有众多研究成果。除了微观市场结构和金融机构治理方面的原因外,发达国家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全球经济不平衡被认定为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原因。美国学界和官方更多强调全球经济不平衡,并将全球经济不平衡归罪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高储蓄。  本文就从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分析入手,探讨这种不平衡背后的体制性原因,以揭示以美元本位制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并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演变态势作出粗线条的预测或描述。  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原因  上世纪70年代

2、以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芝加哥大学新自由主义在世界主要国家作为主流经济思想的确立,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得以加速。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亚洲地区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高储蓄优势,承担了物质产品的加工制造;中东、北美和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凭借矿产和土地资源优势,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供给者;美国和英国在市场经济制度软环境、高新技术以及金融和管理等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而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如研发、销售、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等生产者服务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享有全球的寡头垄断地位。 

3、 在这种分工格局下,世界经济出现了不平衡,各国经常账户差额的绝对值之和占世界GDP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2%增加到2007年5.9%。主要的特点在于经常账户不平衡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大幅度增加,顺差和逆差向少数国家和地区集中。全球前五大贸易顺差和逆差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顺差和逆差的比重从20年前的20%扩大到危机前的60%。中国、日本等制成品出口亚洲国家和俄罗斯、OPEC等石油出口国家出现大规模贸易顺差,美国、英国、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逆差,但世界总逆差的49%集中在美国。美国入不敷出,每年出现七八千亿美元的

4、贸易赤字,每天要从国外借入20亿美元才能付得起进口账单。为什么世界贸易逆差有一半集中在美国呢?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国和日本是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制成品的国家,俄罗斯和OPEC成员国则出口资源,进口制造品。只有美国是同时大规模进口资源和制成品的国家。美国是拥有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全球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美国本可以通过民用高新技术的对外转让和适度发展本国消费品制造业,实现贸易收支的平衡。但是美元作为国际购买力的便利和美国自行决定国际储备货币发行规模的主动权,诱使美国政府的政策向更具全球战略意义的产业倾斜,通过

5、政府采购促进军工产业及与军事相关的高科技产业,通过放松管制促进金融业发展,同时通过补贴促进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相比较,与本国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处在不利的地位,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规模向海外转移。这就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失衡,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经济空心化趋势。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军火销路不畅;而多哈回合关于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破裂,无疑使美国的粮食和农产品出口受到阻碍。多哈回合关于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破裂,背后是各国政府对开放农产品市场带来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发生过85次经济制

6、裁,其中10次粮食禁运中8次是由美国发起的。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与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显然不宜将吃饭问题交给其他国家掌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也不能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或受后者太大的干扰。  因为美元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任何商品,而且发行多少美元完全由美联储自己说了算。正是因为可以不费力气地印制美元而获得购买力,美国无意于生产日常的消费制成品,也不愿意转让其领先的民用技术。美国很想出口军火,军火生意已不再红火。美国很想打开各国粮食市场大门,但是粮食安全问题锁住了这些大门。除了美元以外,美

7、国没有合适产品可与各国交换。流入国际市场的美元越来越多,把资源和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世界其它地方的廉价资金”越来越多,这才出现了石油涨价、黄金涨价,出现了全球房产和股市的大牛市、大泡沫。全球金融危机只是这种全球性泡沫的破灭而已。  在美元出现信心问题的时候,我们相信美国政府无疑也希望调整失衡的经济结构,只是现有强势产业(特别是军工产业和金融业)财团对美国政治的影响甚至掌控常常使这种愿望落空。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KennethLieberthal接受《南方周末》访谈谈中美气候合作时

8、指出:美国的生活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改变它的政治代价很高。因此无论是上世纪越南战争期间与欧洲和日本的冲突,还是80-90年代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间的摩擦,都是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的压力让贸易伙伴国家承担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责任,并迫使后者作出调整。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维持近30年的贸易赤字,而不必对国内政策作出调整,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正是美元本位制给美国带来的巨大便利,导致了美国产业结构的严重扭曲,而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