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ID:10109735

大小:14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26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_第1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_第2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_第3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_第4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ehappystudy.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江苏省物理考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高考,是大学选拔新生的主要依据,同时对中学的教学又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所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科命题将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江苏省高中物理新

2、课程教学的原则组织实施。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物理科学技术发展,体现物理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科试题将在体现物理新课程理念、体现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方面作积极的探索,以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二、考试内容及要求参照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结合我省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对考试具体说

3、明如下:(一)能力要求高考物理坚持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高考物理要考核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理解能力http://www.ehappystudy.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2.推理能力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定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的定理或公式。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

4、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对物理问题能独立思考,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物理问题进行恰当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正确的判断或作出合理的结论。能够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找出主要因素、主要环节,初步解决实际问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

5、,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作出物理结论。5.实验能力有独立完成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能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际方法,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物理判断或作出物理解释。以上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考查与之相关的能力,此外,还应关注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事实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伴随问题的发现、提出过程,使研究或探索深

6、化。http://www.ehappystudy.com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二)内容和要求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五部分,详细内容、要求与说明见下表:1.质点的运动内容要求与说明(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知道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的概念,能在具体物理问题中正确使用质点模型,对相对参考系不作要求(2)位移和路程能区分位移与路程,理解位移的矢量性。(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v-t图、v-s图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规律,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4)

7、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即时速度(简称速度)能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判断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5)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v0+at,s=v0t+at2,v2-v02=2at,v-t图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和内涵,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解决问题,会运用图象分析问题(6)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合运动与分运动,会用平行四边形定理进行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不要求掌握相对速度(7)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