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

ID:10113552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0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_第1页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_第2页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_第3页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_第4页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训练题第Ⅰ卷:选择题(24个,每小题2分,共48分)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界定的2.认为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一定是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

2、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①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②意识永远依赖物质③精神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5.“鸿雁出塞北,举翅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表明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事物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6.2008年8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

3、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会议指出,修改后的总体规划围绕用3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重建目标,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这体现出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扩张、竞争不断升级、商战已开始进入“智”战时期,广告也从以前的所谓“媒体大战”、“投入大战”上升到广告创意的竞争,“创意”一词成为我国广告界最流行的常用词。回答7~8题。7.现实中,经常会发现,人

4、们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并非广告主的原意。原因何在?这主要是人们对广告信息的接收并非对广告信息的复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情感、心理等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广告各人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广告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这表明A.人不可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理解总会不同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8.近期,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矿物质水出了“水源门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认为,该公司生产的饮用矿物质水,在电视广告词中声称“选取优质水源”。而实际上其水源是自来

5、水公司提供的自来水,显然得不到消费者认同。该公司的做法启示我们7A.要把握客观规律B.要做到实事求是C.要坚持实践第一D.要善于解放思想9.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一观点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D.削弱了知识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10.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③把世界仅仅理解成人的精神和观念的活动④与马克思主义的

6、实践观存在着根本的区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这说明①实践具有社会性②实践具有历史性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08年揭阳一摸)“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13.(2008年南京二摸)“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C.水

7、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D.天时人事日相倦,冬至阳生春又来14.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15.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