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

ID:1011385

大小:4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06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_第1页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_第2页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_第3页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_第4页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原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战例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2号氯冷凝器发生异常,工厂在处置过程中造成排污罐爆炸。7时06分,总队119火警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先后调集了总队特勤大队和第一支队第二、四、十一、十三、十五等6个中队共14台消防车,150余名官兵前往现场处置。总队长王沁林、政委岳喜强,副总队长蹇可银、冯德智以及总队机关有关部门领导等先后赶到现场参加事故处置工作。16日17时57分,5号液氯储罐突然发生爆炸,造成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罐区100

2、米范围部分建筑物被损坏,大量氯气泄漏致使周围15万居民疏散。经过100余小时的紧张战斗,救援处置工作基本结束。一、基本情况(一)工厂基本概况重庆天原化工总厂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西路34号(主城区内),是国有大型氯碱化工企业,隶属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从业人员1800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距厂500米范围内,东、西、北面有居民约5万人,1000米范围内有居民约10万人。消防管理为二级重点单位,由江北区公安分局消防处负责。-14-(二)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1.主要产品。主要生产烧碱(年产6万吨)、液

3、氯(年产量1.8万吨)、盐酸(年产量3.2万吨)、四氯化碳(年产量0.5万吨)、氢气、金红石等20多种产品。2.液氯库区储量。液氯正常储量为80吨,最大储量96吨,其法定临界生产场所为10吨,储存区为25吨,是重庆市重大危险源之一。(三)事故工段现场情况及工艺流程1.液氯储罐情况。该工段共有8个卧式液氯储罐,每个容积12m3,呈一字形排列,各罐之间间距仅为0.8米至1米。事故时,1、2、3、8号为空罐,有少许残液,4、7号罐大约有0.2-0.3吨,5、6号罐分别存有6吨和2吨液氯,相邻的1号汽化器未装

4、液氯,2、3号汽化器内分别储有液氯2吨、3吨。2.事故工段生产工艺流程(1)用600V直流电电解工业盐,生成纯度96%左右的氯气、氢气和电解液(成分为NaOH和H2O);(2)氯气经干燥脱水后,浓度上升到96%以上,并分配到各用氯单位;(3)在液化区内,经冷凝器冷凝氯气成为液氯(温度约为-34℃);(4)液氯直接进入储罐区(8个液氯储罐和3个汽化器),每个液氯储罐与汽化器相通,汽化器的作用是通过夹套加热液氯以升高压力,将储罐中的液氯压出进行罐装,成为成品销售。-14-二、气象情况该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5、,极端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4℃,高湿度,年平均湿度60%,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4月16日,天气晴朗,气温12.6℃—19.8℃,平均气温15℃,东北风向,风速0.91米/秒,相对湿度75%。三、事故地300米范围内消防水源情况该厂消防供水由自备水厂供给,厂区内设有38个消火栓,1个容量150m3的生产水池,供水管网为枝状,管径100mm,压力0.3Mpa;500米区域内共有7个市政消火栓,其中距事故车间最近的有3个,其管径为500mm,呈枝装管网,平均压力0.3Mpa。四、事故及抢险救援处置经过

6、(一)事故经过及发生爆炸原因2004年4月15日下午17时45分,开启2号氯冷凝器进行生产;19时,操作工发现2号氯冷凝器液化过程出现异常,立即将液氯转到5号储罐装;21时,发现氯气从氨蒸发器盐水箱溢出,技术人员判定2号氯冷凝器穿孔。21时20分,冷冻系统停车之后迅速断开2号氯冷凝器,处理残余氯气,将氯冷凝器管内剩余氯气排到排污罐,壳层冷冻盐水排到汽化器盐水箱。剩余氯气通过向漂液、三氯化铁、次氯酸钠处理过程中,于16日凌晨0时48分排污罐发生爆炸,全厂于1时33分停产。-14-发生大爆炸的原因是冷凝器

7、内氯气管破裂,造成氯气泄漏,冷凝盐水进入氯输送管道,氯与含有氮的冷凝液混合反应生成大量三氯化氮,三氯化氮通过分配管流入5、6、7号液氯罐。16日17时50分,现场处置人员在未经指挥部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启动事故泵抽取气象氯,加速了罐内液氯汽化,造成气体流动和压力变化,使罐内液氯和三氯化氮的比例和压力失去平衡,三氯化氮蒸汽随着氯气进入输转管道,并在管内高速流动,当进入水封池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通过输转管道传入罐内,于16日17时57分引起5号罐内大量三氯化氮爆炸。三氯化氮(NCI3)是高吸热化合物,不溶

8、于水,其活性反应主要为氧化剂接触发生爆炸,受到撞击、光或超声波照射会引起爆轰,含0.1—0.2%的三氯化碳等摩尔氯和氢的混合物,即使没有光线(照射)时,如压力低于某一极限值时将会爆炸,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能引发该物质爆炸,如氨水、磷化氢、臭氧等。液氯是剧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5PPM时可感到臭味;15PPM时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并感到疼痛、咳嗽、窒息感及胸紧束感;50PPM时可引起严重损害,胸痛、咳嗽及咯血;100PPM时瞬间就可引起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