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ID:1011388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0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1页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2页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3页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4页
资源描述:

《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岱山敬业小学汤玉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应该做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科学课六年来,让我感受最深的那就是在创设情境方面,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奇特的现象,有悬念的故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对声音早就习以

2、为常,觉得物体发出声音并不神秘,极少学生认真观察过声音的产生。如果平淡的导入则引发一起学生自觉探索奥秘的欲望。因此,时,我先播放一段音乐后问:这优美的音乐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生:录音机的喇叭。师:你知道这喇叭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吗?生:略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喇叭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老师现在把录音机里喇叭的声音抓出来,好不好?这时教师将录音机的声音信号转到另一个准备好的喇叭上。师:老师今天还特意请来一位“小精灵”(用乒乓球做的小人头)同我们一起欣赏这优美的音乐。这时教师将“小精灵”放置于喇叭的纸盆上,音乐响起后因纸盆的振动,“小精灵”在纸盆上就欢快地跳起“舞”,学生马上被这奇怪的现象,滑稽的舞

3、蹈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你们知道“小精灵”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地跳起舞来吗?于是很自然地将学生的好奇兴趣引导到发现问题,探索奥秘上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创新。二、发掘好奇心,发求知欲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看得多,知道的也多,因此在教学中,经常 会提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记得我在上《饲养小动物》一课时,开始我让学生讨论:“你家养小动物吗?”“都养了哪些小动物?”学生说了很多:“金鱼、小鸟、小乌龟、小鸡等。”接着讨论的问题是:“你知道为什么要饲养小动物?”按照常规,我以为他们会说:“养金鱼、乌龟是为了观赏”“鸡生蛋可以吃,可以卖”等等。可是这时有一位同学说:“老师,我家养了一只乌龟,

4、我养它是要等 它长大后驮着我们一定八人去旅游,这样我不会像乘车那么晕车了。”啊?我一愣,其他同学都笑开了。这时我真想对他说:“乌龟能驮得起你们一定人吗?”但是,继而一想,他的说法虽然有些荒唐,却也天真奇特。于是我又问道:“你看到过乌龟驮人吗?”“看过《西游记》里的大老龟就是驮着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噢,看来你们知道的真多。很有创新思维,那等 你家的乌龟养大了以后,驮着你旅游时,也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带上好吗?”“好的”。这位同学才带着一种满足感笑眯眯地坐了下去。三、发现问题,引导创新科学课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技能,培养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把“要我学”,变

5、为“我要学”。也就是说最好是把教师想提出问题变为学生的问题,因为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蚯蚓》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捕捉蚯蚓带到课堂上研究,并直接向学生发问:“你看到这些蚯蚓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很快地提出:”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蚯蚓是怎样爬行的?蚯蚓喜欢吃什么?它为什么不长眼睛,怕晒太阳吗?等 一系列问题,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正是教师所期待学生发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科学探索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提高发现奥秘的能力。又如》声音的产生》一课

6、,当学生看到“小精灵”(用乒乓球做的小人头)在喇叭的纸盆上跳动,而稍稍领会到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时,师提出:“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可以举些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吗?”对于学生提出的例子,都要求学生能用比较恰当的方法给予验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验证,去发现,证实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有的学生提出讲台桌的,声音是由桌子的振动而产生的,教师不要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问:“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观点呢?”让学生运用已准备好的材料当即演示证明,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还创造性地想出了许多证明的办法。如:用手感觉;把乒乓球跳动,证明这声音是由卓子的振动而产生的,从而使学生懂得凡事要通过自

7、己的实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养成对待问题,对待新鲜事物都要通过自身的发现,研究而得到验证的良好的习惯。再如三年级上册《观察蚂蚁》一课时,学生通过捉蚂蚁、观察蚂蚁,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已有一定的认识,其中一位同学还端出水盆,主支研究蚂蚁会不会游戏,课后还写了一段话让我看:“蚂蚁会游泳吗?”我把一只小蚂蚁放进水里,小蚂蚁淹死了。可能小蚂蚁还没有学会游泳。大蚂蚁会不会游泳呢?我把大蚂蚁放在水里,还是被淹死了,只不过挣扎的时间长了一些。可见蚂蚁是不会游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