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

ID:10114087

大小:204.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6-10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1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2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3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4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1.材料一:现在全国耕地保有量只有18.3亿亩,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3.7%,人均耕地只有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一些地方在发展的冲动及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直接或变相圈占土地,违法占用耕地,损害农民和国家利益。材料二:2006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006年9月5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

2、保护的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材料三:物权法草案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

3、的居住条件。”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由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依照物权法草案规定的补偿原则和补偿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07,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l)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认识?(8分)(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1分)(4)谈谈材料三体现的哲学原则。(10分)答案.(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违法占用耕地情况严重

4、。(2)①国家能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与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结合材料);②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3)①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

5、服务。②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加强宏观调控。③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政府工作应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政府应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调节手段,使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符合实际情况。(4)①集体主义原则,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既要保障集体的物权,又要保障个人的物权。(或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平等保障物权,又要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保障物权

6、要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242.(34分)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07,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1)

7、结合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你对”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认识。(9分)材料二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2)运用有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睦?(11分)材料三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

8、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3)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说明解决上述问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14分)答案.(34分)(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平等享有和谐社去的成果是公民的权利。同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