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

ID:1011600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0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_第1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_第2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山东潍坊外国语学校张汝明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考点接轨(20分,)1、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联系他的“________”中的的《小石潭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表达这种倾向明显的句子,结合《江雪》这首诗,谈谈你的认识。(3分)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实际上是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真是“□□□□□□□”。(3分)3、“水落石出”是《醉翁亭记》中的一个句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有什么变化吗?(3分)4、醉翁亭因欧

2、阳修及其《醉翁亭》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劫,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亭影不孤。空格内用的是《醉翁亭记》里的句子。请你仔细选择,填出合适的下联。(3分)5、本单元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都描绘到瀑布。请你从自己学过的作品中再找出描写瀑布的诗文。(3分)6、诗人李贺有“诗鬼”的称号,你能再写出拥有下面雅号(或并称)的诗人的名字吗?(2分)诗圣()诗仙()诗史()温李()7、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记”。你能总结一下这种文体的特点吗?(3分)二、综合阅读(60分

3、)(一)观第五泄(注)记[明]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立,俱若鬼矣。[注]第五泄:即第五个瀑布。8、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心悸()度石罅()乍

4、若披丝()瀑见()9、第一段未写瀑布,先闻____________,人以“_________”为喻,写出瀑布__________,以“___________”衬托瀑布的声音惊心动魄。(4分)10、“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写出了瀑崖的什么特点?(2分)11、文中直接描写瀑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判断下面两种理解哪一个是对的()(4分)A.这条瀑布直上直下,宏伟壮观B.这条瀑布被山石所挡,转了个弯后向下飞泻13、指出描写瀑布时用的两个比喻,并

5、说说这两个比喻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2分)14、“乍若披丝,虚空皆纬”写出了人在瀑布前的独特感受。“丝”、“纬”是_______的修辞,表现了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15、“山行之极观也”是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犹不忍去”表现______________之情;“暮归,各赋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这些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二)喜雨亭记[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

7、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孺;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16、诵读时,句内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4分)A.其喜之大小/不齐,其

8、示不忘/一也。B.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C.五日不雨/则无麦。D.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项赐之以雨。17、“亭以雨名,志喜也”的“志”,与下列句中的“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