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

ID:10116364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0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_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_第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_第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_第4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别:函授层次:本科面授学时:50自学学时:120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了该课程后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各主要部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对整个计算机系统从硬件角度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为学习后继课程及今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2、正确理解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计算机

2、系统中所起的作用;3、按大纲要求,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要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第一章 概论1、知道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和它们包括哪些内容。2、掌握生一功能部件的基本功能。3、理解存储程序要领的基本含义。4、知道当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应用。第二章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1、了解进位计算机制概念,熟知二、八、十、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能迅速、准确进行表示和相互间的转换。2、搞清定点数、浮点规格化数概念,能写出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掌握浮点数规格化的方法。3、搞清真值原码、补码、反码和

3、移码的要领熟知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和求补方法。1、了解:ASCII代码,汉字的表示方法、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和奇偶校验码。2、熟练掌握定点补码数的加减运算方法,知道全加器、串行进位加法器、进位链的概念,了解并行进位另法器的概念,了解加减运算逻辑原理框图。3、掌握定点原码一位乘法和一位除法中的加减交潜法的运算规则和算法流程图,看懂其实现的逻辑原理框图。4、牢记浮点数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过程。5、理解浮点数的溢出概念,掌握溢出判断方法。6、了解常用的含义方法。7、懂得基本逻辑运算的方法,了解实现逻辑运算的逻辑框图。8、知道ALU的逻

4、辑原理框图。9、了解运算器的数据通路。本章重点是算述和逻辑运算的方法及定点数运算的逻辑实现,定点数和浮点数的溢出判断方法。难点是:定点数的乘除运算和浮点数的运算;实现定点算术运算的逻辑原理框图。第三章 指令系统1、知道指令、程序的定义,熟知指令的含义。2、熟知什么是寻址和常用的寻址方式和它们在编程中的适用场合。3、理解常用各类指令的功能及特点。4、熟知堆栈概念,堆栈设置方法,操作和应用。本章重点:掌握寻址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寻址方式的寻址过程及其应用,了解各种不同类型指令的格式和功能。难点:关于变址寻址、相对寻

5、址和基址寻址三种寻址方式的重要性,用途及相互区别。第四章  控制器1、知道控制器的功能和理解控制器的三种控制方式;2、理解以下基本概念:微操作,微操作序列,周期状态,指令周期,节指电平。3、知道组合逻辑控制器的组成,掌握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步骤。4、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微命令,微指令,微程序,控制存储器。5、知道微指令的三种编码方法和后继微地址的形成方法。6、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并能叙述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7、理解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优缺点。控制器是本课程重点,也是学习难点。本章重点:理解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

6、程,懂得控制器的组成和控制方式,区分两种不同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难点:关于微程序控制器微地址转移,关于组合逻辑控制器微操作序列的形成过程以及控制器控制执行一个指令的工作流程。第五章 存储系统1、知道存储器功能,熟知性能指标。2、了解存储器分类方法,掌握各种主要类型存储器的性能特点。3、理解主存的基本组成框图。4、理解辅存的基本组成框图。5、了解RAM静态和动态存储元件存取信息的原理。6、掌握静态RAM存储器的组成及工作过程。7、理解ROM存储器的组成及工作和过程。8、会用不同容量芯片组成满足容量要求的存储器。9、能说

7、出多体交叉存储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10、懂得Cache的作用和工作原理。11、搞清虚拟存似存储器的概念。12、理解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分段分页原理及实现地址映射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掌握各种类型存储器性能特点,组成及工作过程;了解CPU与主存,辅存之间的关系及交换信息的过程。难点是:用不同容量存储芯片组成满足一定要求的存储器方法;虚拟存储器。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1、知道I/O系统的功能和I/O的编址方式。2、知道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3、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知道中断源的种类及优先级分类。知道响应中断条件

8、和中断处理的全过程,理解:中断优先权,多重中断,向量中断以及CPU裁决中断源,优先权的不同方法结构特点。4、理解DMA控制器组成及工作过程。5、了解I/O通道的分类和工作特点。本章重点:熟练掌握主机与外设进行信息交换的方式。深刻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知道中断的作用和产生一项中断的全过程。难点是:中断屏蔽,中断优先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