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ID:10118505

大小:24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6-11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的研究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禾谷类白粉病和赤霉病控制技术解决方案与示范,nyhyzx07-048)和陕西省13115项目(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2011KTZB02-01-01)。协作单位包括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和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中心。该技术规范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小麦白粉病病原物

2、的来源、分离和鉴定、田间鉴定圃的设置、室内苗期鉴定方法、田间成株期鉴定方法以及抗性评价等主要工作。主要起草人中,王保通教授全面负责该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李强主要负责小麦白粉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以及保存方法研究,姚撑民主要负责小麦抗白粉病室内苗期鉴定方法研究,康振生主要负责小麦抗白粉病田间鉴定圃的设置和田间成株期鉴定方法研究,周永明主要负责抗性评价研究。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

3、差异情况;1.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和《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编制。2.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本课题组从国家“六五”计划开始就一直承担者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高代品系及育种材料的抗白粉病、赤霉病和条锈病鉴定工作。鉴定结果为陕西省小麦抗病育种和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提供参考。本标准是起草组结合本课题组几十年的小麦白粉病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的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同类研究进展而制定的。(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性评价标准。本规范适用于小麦

4、生产品种、新育成品种、区试品种、农家品种及抗源材料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本规范同时适用于陕西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自然诱发鉴定中的小麦白粉病的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613-2002小麦白粉病测报调查规范NY/T967-2006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小麦NY/T1443-2007小麦抗病虫

5、性评价技术规范PSJG1101-2009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指南(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①小麦白粉病Wheatpowderymildew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真菌病害。②反应型(侵染型)Infectiontype根据寄主植物过敏性坏死反应有无和反应程度来划分的病斑类型。(4)病原物①病原物来源在陕西省小麦产区不同生态区采集病株,经分离、纯化、毒性鉴定后,按毒性菌株毒性谱建立菌种库。②病原物分离与鉴定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进行分离

6、纯化,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单孢或单孢子堆分离,经一套已知基因载体品种致病性测定后,进一步在感病品种陕225或京双16上扩繁,保存备用。(植物病理学报,2012,42(3):290-293;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706-711)(5)小麦抗白粉病室内苗期鉴定方法①苗期盆栽法抗性鉴定在温室中进行,温室温度控制在17±1℃之间,自然光照。根据鉴定小麦品种(系)的数量将待测的品种(系)和感病对照(可用陕225或京双16)播种于直径10cm小花盆(

7、少量材料)或50穴的育苗穴盘中(大量材料),每品种(系)播种1盆(穴),5~8粒种子。播种后加盖透明塑料罩放在温室中培养。待小麦第一片叶完全展开后,用抖接法或扫抹法充分接种白粉菌分生孢子,接种的菌株可根据鉴定的需要和要求选择,可以是纯化的含不同毒性基因型的菌株,也可以是混合菌株。接种后加盖透明塑料罩放在温室培养,7d~10d待感病对照陕225或京双16充分发病后,按0、0;、1、2、3、4六级标准记载第一片叶的反应型。(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48-953;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

8、706-711)②苗期离体叶段法抗性鉴定当温室培养的待测品种(系)和感病对照第一叶完全展开时,在超净台上选取麦苗第一叶,剪3cm长度叶段,每品种(系)剪3个叶片,整齐排列在直径10cm培养皿中的水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基含苯骈咪唑60μg/ml)。然后用提前繁殖的选定菌株的孢子粉在接种筒内对上述离体供试品种(系)的叶段进行接种,接种后盖上培养皿盖,置于17±1℃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6h光照,8h黑暗)7d~10d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