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ID:10119790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1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第1页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第2页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第3页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第4页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9年课程考试《宪法学》课程论文题目:一、论违宪与违法的区别。写作提示:首先,关于违宪的概念:第一种观点认为,违宪应从广义上理解。违宪是指违背或破坏宪法原则的行为。发生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领导人的活动中或公民的言行中。违宪就是“指国家的法律、命令、行政措施和法规以及国家机关或公民的行为与宪法的原则或内容相抵触”。持广义违宪论者,其主要理由是:(1)有宪法依据。我国宪法在序言中明文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

2、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总纲第5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2)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这里所指的“宪法”第11页共11页,包括了违反宪法行为。我国宪法序言中关于宪法地位的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总纲第5条及其他有关规定更

3、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因此,那种认为宪法要求人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宪法的规定只具有号召性和纲领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3)如果将违宪解释为专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国家机关重要领导人员在履行职务时的违法失职行为违反了宪法,这是将违宪问题简单化了,有碍于宪法的实施,有碍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无助于教育我国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宪法意识,宪法在人们思想中的权威性也就根本谈不上。(4)宪法是法的一种,它虽然只规定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但它的条文也是行为规范,对我国任何公民都有约束力,公民的违宪行为是客观存在着的,只不过是不能对所有的违宪行为都按宪法给予制裁

4、。许多违宪行为,因为违反了具体法律应按照普通法律给予制裁。我们不能认为有些违宪行为,需要普通法律给予制裁,就认为这种违宪行为不是违宪。应该清楚的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恰好就在于规定制裁的内容很少。宪法规范的制裁部分往往需要有关普通法律来具体规定。(5)这种广义的违宪论,有理论上必然造成违宪违法概念的交叉,但是这种交叉不会给国家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区别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造成混乱。只要在理论上讲清这种交叉,实际工作的同志明确这种交叉,“造成混乱”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第二种观点认为,违宪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宪是指国家中一切权力的主体,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5、企事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与宪法的原则相抵触。狭义的违宪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地方性法规、决议和他们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重要国家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与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原则和内容相抵触。此观点认为,广义的违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是与要求人们应该遵守宪法、以宪法作为最高活动准则相适应;而狭义的宪法才是“政治学和宪法学所说的违宪”。持此意见者还进一步对广义的违宪和狭义的违宪进行区分。这种区别是:(1)广义的违宪,从违宪的主体来说,包括了我国的一切权力主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

6、个人”;狭义的违宪主体只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企业事业组织、各政党。各社会团体以及他们的负责官员,不包括公民个人”。(2)广义的违宪,从违宪行为来说,包括我国一切权利主体所实施的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而狭义上的违宪只包括“违宪主体”所实施的违反宪法的公务活动和公务行为。非公务的个人行为,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包括在狭义的违宪范畴之内。(3)广义违宪,从违宪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宪者的法律责任来看,既包括那些“政治性”条款。无法确定违宪标准、无法追究“违宪者”法律责任的条款,也包括那些不是依据宪法来追究“违宪者”法律责任的条款。狭义的违宪只包括

7、那些依据宪法或宪法性法律确定违宪标准,追究违宪者法律责任的那些条款。坚持把违宪的概念区分为广义上的违宪和狭义上的违宪,其理由在于:(1)这种区分有助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划清违宪与否的界限,明确违宪的标准,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违宪概念。(2)这种区分有助于保障宪法的最高地位,明确违宪行为的法律后果,严格确定违宪者的法律责任。(3)广义违宪和狭义违宪的区分,有利于严格区分违宪与违法的界限。如果从广义违宪论这个前提出发,就无法区分违宪与违法。如果从狭义违宪论出发,就可以将违宪和违法加以严格区分。其次,关于违宪与违法的区别:第11页共11页(1)主体不

8、同。违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的主体主要是指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