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

ID:10121663

大小:3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_第1页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_第2页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_第3页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_第4页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X/T××××—2005中国气象局发布××××-××-××实施××××-××-××发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5部分:电线积冰SpecificationsforSurfac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Part15:WireIcing(草案稿)QX/T××××—2005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ICSN备案号:1QX/T××××—2005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电线积冰架14.1组成14.2安装15电线积冰观测辅助工具25.1合页箱25.2量杯25.3台称25.4外卡钳35.5米尺35.6手锯、鱼尾钳、三棱刮刀、喷灯3

2、6观测和记录36.1电线积冰观测总体要求36.2电线积冰过程的观测36.3直径、厚度和重量的观测36.4气温、风向、风速的观测和记录37积冰直径和厚度的测量方法37.1测量方法37.2直径和厚度的区别37.3不同冰层切面的测量48积冰重量的测量方法48.1冰层选取48.2称量49注意事项5图1电线积冰架2图2合页箱2图3不同形状冰层直径测法4图4不同形状冰层直径测法4IIIQX/T××××—2005前言QX/TXXXX—200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分为二十二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云——第3部分:能见度——第4部分:天气现象——第5部分:气压——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

3、湿度——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第8部分:降水——第9部分:雪深与雪压——第10部分:蒸发——第11部分:辐射——第12部分:日照——第13部分:地温——第14部分:冻土——第15部分:电线积冰——第16部分:地面状态——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第18部分:月报表处理和编制——第19部分:辐射报表处理和编制——第20部分:年报表处理和编制——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本部分为QX/TXXXX—2005的第15部分。本部分的第5章、第9章为推荐性标准,其余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标准。本部分是在引用和参考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编制

4、的。本部分符合引用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在本部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来地面气象观测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成果,并广泛地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多次讨论修改,最后批准发布。本部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人:IIIQX/T××××—2005引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至今还没有颁布国家标准。为了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便于资料的国际、国内交换、共享和使用,必须统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标准,能够满足世界气象组织的要求。鉴于中国气象局颁发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多年来已为国内很多行业所

5、公认和采用,故QX/TXXXX—2005主要依据的国内文件是《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3.11)及其有关补充文件。参考的国际文件是《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世界气象组织)和《全球观测系统手册》(世界气象组织)。QX/TXXXX—2005是我国第一次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国家标准,其结构如前言所述。QX/TXXXX—2005是根据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要求,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格式要求编制的。本部分是QX/TXXXX—2005的第15部分,其他部分同时发布。本部分为首次发布,并无其它标准废止或代替。I

6、IIQX/T××××—200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5部分:电线积冰1 范围本部分规定电线积冰观测和观测仪器的技术要求。本部分是从事电线积冰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本部分适用于陆地气象观测中的电线积冰观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3.11)3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

7、1 电线积冰wireicing雨凇、雾凇凝附在导线上或湿雪冻结在导线上的现象。附着在导线上的霜、干雪花和沾附的雨滴,因气温下降至零下而冻结少量的冰,都不作为电线积冰。3.2 积冰过程processoficing从电线积冰架上的导线开始形成积冰起至积冰消失止。3.3 积冰直径diameteroficing垂直于导线的切面上冰层积结的最大数值线,导线直径包括在内。以毫米(mm)为单位,取整数。3.4 积冰厚度thicknessoficing导线切面上垂直于积冰直径方向上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