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ID:10121990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_第1页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_第2页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固体、液体和气体》共两课时二、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的导入部分安排根据物质的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相继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物质的三种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对物质的三种状态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2、的各个特点的差异。(二)探究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2、能利用感官观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5、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并得出结论。教学具准备:第一课时:课件、天平、磁铁、石头、海绵、木块、黄豆、小米、沙子、小刀

3、、记录表、直尺、笔。第二课时:天平、量筒、蜂蜜、酱油、水、酒精、牛奶、注射器、气球、勺、不规则石块、记录表、笔。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导入新课。1、师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物体,提出问题。2、学生按照不同状态将物体分类,填写表格。3、师生共同讨论圆圈表格中重叠部分的填法。4、汇报填写结果。5、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首先感受物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引导学生将自己熟悉的物品分类,使他们对物质的三种形态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自身的实践,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过渡到新课非常自然。二、猜想验证:1、猜想:(1)通过分类,我们将物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那么这

4、三种状态的物体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自由讨论,拓展思维。同学们基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你们的想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呢?让我们共同来验证。2、         验证:(1)发放实验器材,小组讨论该如何验证,得出合理的实验方法。(2)师讲述天平的使用规则。,(课件出示天平的使用规则及实验要求)(3)各组实验,师循视指导。(4)填写记录单,汇报实验结果。(5)得出结论:固体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来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想法,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通过亲自动手让每个同学都加入到队伍中来,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强

5、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通过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使科学的种子深埋心中。三、巩固拓展延伸1、回答P22页中的三个问题(举例说明)2、将黄豆、小米、沙子混合后,想办法将其分离。活动后交流。[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回答三个不同的问题使学生巩固了实验中得到的知识,而分离三种相似的固体则是在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提问固体的性质,生回答。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旧的知识,在于巩固科学结论,而通过比较引入新课,使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索液体的性质,这样过渡也自然顺理成章。二、猜想验证1、猜想(1)请同学们观察几种液体,猜一猜它们有什么样

6、的特点?(2)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维。2、验证(1)师发放实验器材,小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2)师述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3)小组实验,师指导。(4)填写记录,汇报实验结果。(5)得出结论:液体没有一定形状,而有一定体积,具有流动性。[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增强。三、拓展延伸1、回答P23中提出的问题2、将不同液体混合后,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汇报。[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已巩固,并且更进一步地理解液体与固体不同的性质。四、总结练习1、(1)分组实验,学生随意选择材料,比较固体,液体

7、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与不同。(2)填写表格状态形状体积流动性压缩性固体    液体    气体    (3)汇报结果[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实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的认识。五、拓展练习1、小组活动: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2、交流比较[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巩固知识。六、全课总结回顾本课探索实验的过程,请学生们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与情感体验。[设计意图]:总结学习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思维理解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总评]1、本课教学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根据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